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市“五海”资源保护纪实 绘就海洋生态蓝图

2015-12-02 10:03 来源:闽南日报 0

  推动渔业产业转型升级

  浅海养殖不仅影响海洋生物的繁衍生长,而且加速废弃物沉积,造成海域空间减少,水域的自净能力大大降低。

  针对浅海养殖问题,市海洋与渔业局要求各级各部门对本辖区的浅海养殖情况进行摸底,并确定清退范围。加大执法巡查力度,一旦发现非法新增养殖,第一时间予以取缔,巩固清退成果,杜绝清退后回潮的现象。

  同时,面对养殖面积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主要采取推广工厂化养殖、深水网箱养殖、标准化养殖池塘等生态养殖模式,发展优势品种产业、休闲渔业等措施,引导养殖户从粗放养殖转向精细养殖,提高养殖业产出率,并大力推进远洋捕捞作业方式,确保我市渔业生产总值不受影响并稳步增加,促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

  项目完成情况

  东山岛东南部沙滩修复整治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完成了2150米的海岸加固,占总工程量的86%。

  八尺门退堤还海工程:项目海域完成了385个养殖户17244口的网箱养殖清退,占总清退任务的68.20%;护岸工程云霄段已于9月份开工建设。

八尺门整治前

八尺门整治前

八尺门整治后

八尺门整治后

  城洲岛生态修复及保护项目:已完成码头等基础配套设施、岛陆植被修复、生态实验基地初步设计等工作,其中,码头已经完成工程量的95%。

  诏安城洲岛人工鱼礁(一~三期)工程:已完成一、二期的验收工作,三期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年底完工。

  “五海”资源保护的总体目标

  2015-2017年:标本兼治,典型示范,初步建成可持续、可推广的东山县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部门联动,多措并举,初步建立多部门、多手段的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体系;从严管理,有效落实,初步建成高标准、高效力的“五海”资源保护制度体系。

  ———计划投入1000万元,增殖放流鱼、虾、贝类等苗种20亿尾(粒)以上,渔业生态环境得到较好改善;

  ———计划投入1.6亿元,建设4座执法基地和5艘执法船艇,进一步配强执法装备;

  ———沿海5个县(市)及古雷开发区海洋监测机构分别配备不少于4名的技术人员和10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

  ———计划投入2035万元,完成县级海域使用动态监管能力建设内容;

  ———计划投资5亿元新建、改扩建一批渔港。2018-2020年:以点带面,全面深化,初步建成有重点、有特色的全市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统一领导,多管齐下,建立重统筹、重效果的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体系;臻于完善,有力管控,建成广覆盖、广效力的“五海”资源保护制度体系。

  ———计划投入1500万元,增殖放流鱼、虾、贝类等苗种30亿尾(粒)以上,海洋生态平衡有效稳固;

  ———整治修复海岸线70公里以上,自然海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8%;

  ———投资6.8亿元,新建、改扩建(升级)一批渔港。(记者 陈晓云 通讯员 周增荣)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芗城区南坑街道建设概况 凝心聚力绘出发展新画卷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