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错将货款汇入他人账户 涉嫌“不当得利”能索回

2015-12-02 09:22 来源:闽南日报 0

  编辑同志:我在一家网店选中货物后,依约决定打入13000余元货款。不承想,由于自己不慎,错输了一位数字,且没有核实对方身份信息,导致将货款汇入了陌生人账户。直到网店提示没有收到货款,我才反应过来。随即,我通过多方查询,得知该卡号的户主赵某及其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可面对我的索要,赵某虽然承认收到过这笔汇款,但拒绝归还,理由是我自愿将款汇入其账户属于赠与行为,其对此没有意见且已经实际接受,表明赠与已经成立,我自然无权撤销和索回。请问:赵某的说法对吗?

宋雅滢

  宋雅滢读者:

  赵某的说法是错误的,你有权索回被错汇的货款。这里涉及到一个不当得利问题,指的是一方当事人没有合法根据而取得不应有的利益,并使得对方当事人因此遭受不应有的损害。本案情形,明显具备对应的法律特征:一方面,赵某没有取得你汇款的合法依据,即你的行为并不构成赠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也就是说,赠与合同的成立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要件:赠与人自愿赠与,受赠人愿意接受。

  而赵某虽然自愿接受,但你并非“自愿赠与”。因为你并没有“无偿给予”的真实意愿,也没有向赵某作出过类似的意思表示,之所以将款汇入赵某账户,完全是由于不慎导致的意外。且无论出于什么角度,你都没有向赵某支付汇款的法定义务和合同义务,赵某也没有获取该款的法律依据或者合同依据。另一方面,赵某已经获取利益。即赵某的财产利益已得到增加,而与之对应,你的财产利益却随之减少。再一方面,你们之间利益的减少与增加存在因果关系。

  即如果赵某能够归还其得到的利益,你的损失自然不复存在。正因为赵某不愿归还,也就意味着你的损失无法弥补。最后,赵某必须承担对应的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31条也指出:“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也就是说,赵某具有无条件归还汇款的法定义务。其拒不归还,已构成侵权,你完全可以通过诉讼来维权。

  颜东岳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产品缺陷”导致消费者受损 厂商也要担连带责任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