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市“五海”资源保护纪实 绘就海洋生态蓝图

2015-12-02 10:03 来源:闽南日报 0

  整治海湾生态环境

  海湾是人类从事海洋经济活动及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基地、建设港口首选和生态保护重要区域。加大海湾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必须严格控制湾内围填海规模,确保辖区湾内养殖用海规模只减不增。

  下阶段,我市将加大重点海湾海洋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将严禁在《福建省海湾数模与环境研究》成果所确定的不可行围填海区域进行围填海;禁止在湾内通过围垦、填海等方式发展渔业养殖;从严控制占用湾内海域进行工业、房地产等项目开发。“过去几年,我们持续组织实施了八尺门海域、漳江入海口等海域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

  目前,八尺门海域、云霄漳江口湾等七个海洋环境生态修复项目已通过省海洋与渔业厅验收”,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说,“此外,还将推动海湾生态整治项目工作,加大对隆教湾、佛昙湾、漳江口湾、东山湾、诏安湾等重点海湾海洋生态环境的整治力度,争取在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上取得较大进展。”

沙滩整治现场

沙滩整治现场

沙滩整治现场2

沙滩整治现场

沙滩整治现场1

沙滩整治现场

  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江河湖海,年年有鱼”是我们共同的愿景,近年来,市海洋与渔业局大力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每年人工放流真鲷、日本对虾、石斑鱼、大黄鱼等名贵鱼(虾)种数亿尾,有效维护我市水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近年来,我们明显感觉捕到的石斑鱼、真鲷、黑鲷等名贵鱼种多了,收入也较之前提高了不少”,受采访的东山渔民高兴地告诉记者。作为惠民政策,国家、省、市每年安排资金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同时,我市积极组织开展涉海工程海洋生态补偿,不断扩大我市增殖放流的规模。

  2011年以来,利用涉海工程海洋生态补偿、政府投入、社会捐赠等渠道筹集资金1500余万元,在漳江口、九龙江口、后蔡湾、诏安湾、东山湾等海域(水域)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放流鱼、虾、贝类等18亿尾(粒)以上,通过大规模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改善渔业生态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多样性,促进海洋生态平衡。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芗城区南坑街道建设概况 凝心聚力绘出发展新画卷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