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富美芗城”坚持生态绿色发展 做大“绿”文章

2016-03-09 11:32 来源:闽南网 0

  芗城区围绕 “富美芗城”建设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做大 “绿”文章,积极探索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让“绿”成为城区主色调 

  “猪粪臭味没了,河里的水也清了……”在芗城区过塘村,年过七旬的老韩十分享受现在的良好环境。他告诉记者,围绕村容村貌的改善,近年来镇、村里都铆足了劲,下足了工夫,环境由此发生了大变样。在现场,我们一行到访者,也深深地被那水清气爽的氛围所感染。

美丽的芗城区九龙公园 黄如飞 杨特团 摄

  在“绿的嬗变”中,芗城的主色调已经铺好了。

  宜居宜业,不断优化“绿生态”

  芗城区天宝镇珠里村的万亩蕉园中,新建的蕉园木栈道蜿蜒伸展,目光所及,清幽宜人。村民林古锥刚刚晨跑回来,大汗淋漓,他告诉记者:“我每天都到林语堂蕉园木栈道跑步锻炼。”

  在市区,芝山公园、郊野公园芗城区段……一个个设施完善的休闲生态公园陆续建成,犹如一片片“绿肺”,让市民可以尽情深呼吸。

  芗城芝山公园,市民在晨练。黄如飞 杨特团 摄

  走进石亭镇丰乐村,不远处的垃圾驿站整齐摆放着十几只密闭式大垃圾桶,原本想象中垃圾堆满垃圾池的样子不复存在。

  上午10点,一辆垃圾压缩车停靠在垃圾驿站前,两名保洁人员将装满垃圾的大垃圾桶搬上压缩车后部。只见压缩车后部液压杆自动升起,将大桶内的垃圾“吃进了肚子”。据介绍,石亭镇的五个试点村都建立了垃圾驿站,每站配备有约40个240升大垃圾桶,轮流装卸垃圾,实现垃圾当日转运当日清洁。

  谈及村子的变化,丰乐村村长很是感慨:“以前以为有保洁员清扫,再找个大坑集中一倒就完事了,可实际遇到的问题远远超过想象。”原来,过去由于垃圾处理设施简陋、运管机制不科学等,垃圾不能及时清运出村,“垃圾围村”现象日益严重。

  “引入市场化,可有效地管理和监督保洁工作。”芗城区执法局副局长唐海标告诉记者,从2015年4月起,芗城筛选出16个村作为试点,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清洁服务公司,打通了农村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两个环节,破解“垃圾围村”现象。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漳州30路公交女司机:微笑是招牌 不怕多辛苦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