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不畏难】风一样的女记者冒海上10级大风采访
【编前】都说,选择了一种职业,就等于选择了一种生活。
而女汉子呢,君不见各行各业的女汉子力拔山兮气盖世。从昨天的芗城美女牛倌,长泰90后警花,到省道养路工,个个身怀秘技,不愧是“女汉子”里的典范。
估计,你还没看够。你知道女记者在台风里直播的勇敢吗?作为同行的小编,真真儿是要来个大写加粗的赞。你敢想90后女法医为求真相解剖尸体的场景吗?各行都有各行的不易,估计你还没看够,可还是要说声抱歉,我们的三八特别策划今天要和你say 88了。
曾雅碧
曾雅碧
26岁,漳浦电视台女记者,工作5年,在领导和同事眼里,她与两个字有关——“优秀”。也喜欢人家叫她风一样的“汉纸”。她觉得,做记者,不是难,而是有很多难忘的事件。
她说:阳春三月刚到,古雷十级大风的海面上,三名船员失踪。我知道,此时此刻,消息对于家属的重要性。而消息的获取,需要现场的接近。坐在有如过山车一般的海巡船上,我一开始抓着扶手不敢动,摄像大哥扛着近20斤的大机器更站不稳。海上的风浪和陆上不能比,没一会儿就晕头转向,瞬间胃里感觉翻江倒海。
为了真实的现场,都忘记了快要吐出来的反应,双脚仿佛钉了螺丝,给足了站稳的时间完成拍摄。妈妈看完电视就问,不是从小就晕船吗?怎么能在外海坐那么久的船,还能在船上说话和采访?
这是常态,从来不矫情地认为这是一件需要痛哭流涕的事情,因为报喜不报忧。2013年,在从业的第三个年头,遇到了五百年一遇的暴雨和百年一遇的风暴潮。“西马仑”来袭当晚,龙海老家的房子淹了半层,家人未眠,我也在漳浦六鳌半岛无眠。他们在紧急抢救家具电器,我在登陆地点的狂风暴雨中做现场连线。天亮后,我赶到离龙海最近的漳浦佛昙镇,百米长的溃坝,大水淹了街道和村庄,大腿齐深的水里,我也不清楚哪里有井盖哪里有水沟,只是拖着摄像一步步往受灾更重处走去。
也是在这一年的中秋,“天兔”台风冲散了我们难得的团圆。也不知道是不是无知无畏,沿海堤坝全线告急的时候,第一次感受到了那么强劲的台风,分分钟要吹倒在地。我在水泥板被整个掀翻的岸边找了个可以立足的地方,摄像翻身跳到海堤外面,一个是为了真实的报道,一个为了更佳的画面。没有人知道,那恰逢天文大潮的一个浪打过来,会怎样。
曾有同行说,当漳浦的记者很难。其实,天下的记者都一样。不论是每一次登陆的台风,还是古雷的闪燃、爆燃,珍爱相伴一路的是话筒和摄像机。我的名片背面,有一行字:我不是伟大的传播者,但传播的都是伟大的内容。(海都记者 曾炳光 戴江海 周杨宁 白志强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