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浦 > 漳浦新闻 > 正文

漳浦佛昙养豚业路在何方?政策多变化 身份仍尴尬

2016-01-20 17:28 来源:闽南网 0

  养殖河豚鱼之乡求“突围”

  今日助村栏目要说的是河豚鱼。近年来,我国河豚鱼食用政策的宽严一直在变。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河豚鱼产业的发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在去年末再度重申“禁止食品经营者销售河豚”。但在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发布征求意见函,拟批准养殖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为新食品原料。

  我省养殖河豚鱼区域公布漳州、福州、莆田、宁德等地,漳浦佛昙、前亭两乡镇是我省养殖河豚鱼面积最大的乡镇。日前,全省首个河豚协会佛昙镇河豚鱼协会会长戴云峰专程找到助村,希望助村能传达河豚鱼养殖户的呼声,呼吁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共给力,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争取养殖的河豚鱼能有条件地放开销售、食用。

  养殖户投放虾苗。

  养殖河豚产业链 正在不断壮大

  冬日虽是淡季,离河豚最美味的黄金时节清明还有三个多月,但在漳浦佛昙镇却是一派繁忙:人们分流河豚,投放虾苗,购销、加工、宰杀、烹制河豚,还有不少各地前来品尝河豚的游客。

  “漳州中豚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去年9月创立,目前已成功开发出以养殖河豚为原料多个系列深加工产品。这一探索实践,将有利于提升河豚附加值,是佛昙养殖河豚今后努力的方向。”佛昙镇河豚协会会长戴云峰带着记者直奔佛昙河豚文化中心,只见数百平方米的展厅里,摆列着琳琅满目的河豚加工食品、河豚化妆品、河豚保健品及延伸产品,令人目不暇接。

  “河豚浑身都是宝,若能实现深加工产业化,将让养殖河豚身价倍增。”闻讯赶来的公司创始人扬文元告诉记者,他原是从事河豚购销事宜,每年经他手销往江苏、浙江等地的河豚占全镇养殖河豚的近三分之一。目睹家乡养殖的优质河豚低价卖给江苏等地后,在当地摇身一变成餐馆高端美食和价格昂贵的深加工产品,心中很不是滋味。加上常背负三角债之苦,狠下心来投资2000万元,做河豚鱼等深加工,为自己也为佛昙养殖河豚产业发展探新路。

  目前,中豚公司已在厦门设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河豚深加工产品研发,还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开设5家连锁店。眼下,在佛昙海产品加工园区里,包括中豚公司,已有5家以加工养殖河豚等海产品企业入驻,总投资2.2亿元,年可创产值10亿元。

  当前,全省采用对虾、花蛤、河豚混养模式面积达7000公顷,而佛昙是我省最大的养殖河豚基地,全镇养殖面积3万多亩,年产河豚近6000吨,60%销往江浙等地,40%销往本省各地,并已形成河豚育苗、养殖、销售、加工、餐饮等完整的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仅养殖河豚一年就为佛昙创下8亿元的产值。

  千百年来,在民间一直流传着“不食河豚不知鱼味,食了河豚百鱼无味”“一朝食得河豚肉,终生不念天下鱼”。河豚虽是极品美食,但必须控毒养殖,野生河豚含剧毒,决不能食用。

  “佛昙的河豚经过控毒养殖,经权威部门检测为微毒级,而且宰杀和烹制严格规范,持证上岗,可放心安全食用。佛昙几乎家家户户都将养殖河豚鱼作为普通海鲜烹煮食用,十几年来从未发生过一例中毒事件。”今年9月刚当选东坂村委主任的戴庆阳说,他曾是当地养殖河豚大户,是中国渔业协会河豚分会常务理事,最早获得宰杀烹制河豚资格证书。目前全镇拥有资格证书的有63人,在东坂村已开了以烹制河豚美食为主的餐馆20多家。去年初他自己也创办了河豚美食馆,开发出了数十道河豚菜,倍受食客欢迎,甚至连日本、韩国人也多次专程前来品尝。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漳浦县探讨缓解中心市场南门和西门路段交通问题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