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名人蓝鼎元断案堪比狄仁杰 著有《鹿洲公案》
断案堪比狄仁杰,公正犹如包公 漳浦籍“神探”蓝鼎元擅办奇案,著有三大公案小说之一的《鹿洲公案》
蓝鼎元
蓝鼎元(1680-1733),字玉霖,别号鹿洲,福建漳浦人,其父与祖皆为当地有名望的儒士。蓝鼎元十岁丧父,十七岁时,观海厦门,泛舟闽海诸岛屿,游踪并至浙粤诸地。康熙六十年(1721),随堂兄蓝廷珍参与平定台湾朱一贵之乱。雍正元年(1723年),蓝鼎元以拔贡入京,参与《大清一统志》之编修工作。雍正五年(1727),由相国朱轼荐举,蒙雍正帝召见,并授广东普宁县令,同年十月兼潮阳令。雍正六年底(1728),受诬革职入狱,雍正八年(1730)秋获释,雍正十一年(1733)六月,病逝于广州知府任内,终年54岁。主要作品有《鹿洲初集》、《东征集》、《平台纪略》、《鹿洲公案》等。
晨报讯(通讯员 曾小娟)众所周知,蓝鼎元对台业绩卓然,被雍正帝誉为“筹台宗匠”。可是,你可知道蓝鼎元堪称是漳浦籍神探?他根据亲身办案经历所著的《鹿洲公案》,与《包公案》、《施公案》并称三大公案小说。
蓝鼎元,漳浦赤岭畲族乡人。在广东省普宁、潮阳任知县期间,察民情、除腐恶、平冤狱、破迷信、兴文化。蓝公听案如神,使得“刑者不冤,死者无恨”。由于他为民办事,刚正不阿,触犯了一些豪绅权贵,被他们罗织罪名,栽赃入狱。
据载,《鹿洲公案》一书就是蓝鼎元在狱中将任职期间所办的典型案例追记成书,全书共24则。这些案件扑朔迷离,蓝公通过调查取证,善于从不经意的细微处看出破绽,顺藤摸瓜,终使奇案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鹿洲公案》又名《蓝公案》,书中记载了蓝公一上任就整治了拖欠赋税的土豪劣绅, 破了原告就是盗尸者的“三宄盗尸”奇案,此后又剿除了玷污妇女的邪教,巧妙运用“幽魂对质”破案等,从中可看出蓝公的智慧和果敢。真是“一见先生即鬼诈不知何往,不待刑而毕输其情”。
链接
漳台蓝氏,一脉相承
现如今,在台湾地区有不少蓝氏后裔,约5.6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台北、屏东、金门、桃园、宜兰等地。
据有关资料记载,到台蓝氏后裔的来源之一便是蓝鼎元后裔。当年,蓝鼎元随军入台,年仅19岁的云锦亦随父赴台。台郡既平,蓝鼎元“鼓棹西归”,云锦亦随父回到漳浦,蓝鼎元去世之后,蓝云锦才带领族人第二次入台,并选择到阿里港(今屏东里港乡)定居。
根据谱牒记载,漳州府明清时期向台湾移民的104个姓氏就有畲族的钟姓和蓝姓,享有“开台一世祖”之尊,特别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漳州蓝氏人才辈出,仅赤岭“种玉堂”就繁衍30多位武将文官前往台湾等地任职并传承后代。
如今,漳浦赤岭“蓝氏家庙”已成为海内外蓝氏族人寻根谒祖的向往之地。(资料来源:雪樵的博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