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乌龙茶工艺源于漳州 《茶歌》讲述漳州工艺外传

2015-07-10 09:54 来源:闽南日报 0

  明末清初,我国江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漳州茶叶商人经营者直接参与茶叶生产技术、商业流通,提供了茶叶生产技术交流的条件,技术交流提高了产品质量又促进了流通。在当时漳州茶叶经营者通过商业流通,促进了区域间的茶叶技术交流,使乌龙茶制作工艺由漳州传到武夷、安溪等茶区。

  明末清初漳州经营茶叶之盛,表现为利用武夷优良茶叶,进行加工采办。乾隆《龙溪县志》载:“灵山寺茶,俗贵之,近则远购武夷茶。”这是说明漳州有一种名贵茶,叫灵山寺茶,“灵山寺出北门十里,地宜茶”。灵山寺茶品质极好,只因昂贵,当时漳州饮茶风气之盛,为适应市场的需求,漳州茶商到武夷大量采办岩茶。陈常夏在日记上也说:“茶凡十余种,皆武夷早制之最精者,考公(建州南刹和尚)谓茶之上品,皆漳客重购以行,山中人或未见也。”这日记也证明300多年前,漳州茶商就在武夷山经营茶叶,这和《武夷茶歌》“近时制法重清漳”以及《安溪茶歌》“迩来武夷(茶叶)漳人制”,时间上同是康熙初年,《龙溪县志》也说:“近则远购武夷。”都是说明当时漳商在武夷山采办茶叶,利用武夷山自然条件,“幽谷高岸烟雨腻”适宜优质茶叶生产条件,加工高品质的乌龙茶。为了保持漳州的牌号名气,《茶歌》说茶商将武夷加工出来的茶叶标上漳州的品牌“漳芽、漳片”。对于武夷山名岩古老的宋茶树,“岩阿宋树无多丛”,“终朝采采不盈掬”,这种为数极少,不可多得的珍贵稀有茶叶,漳州茶叶客商如获至宝,被谓之“漳人好事自珍秘”。当然,这句是在褒扬漳州商客有精湛的茶叶鉴定技术。

  总之,按两首茶歌和有关资料分析,明末清初,漳州茶叶商在武夷经营茶业,使漳州的乌龙茶制作工艺传入武夷。安溪的乌龙茶制作技术则是学习武夷,故说乌龙茶的半发酵制法源自漳州。不过那时不是叫乌龙茶,漳州茶商标名“漳芽、漳片”,《武夷山志》载有:“小种、花香、工夫、松萝诸名。”当然乌龙茶工艺的“发明”不是偶然,而是漳州人讲究品茶、精心研制,逐渐改进的结果。(陈侨森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漳州闽南文化生态走廊六座新驿之“甘棠”驿站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