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工艺源于漳州 《茶歌》讲述漳州工艺外传
2015-07-10 09:54 来源:闽南日报
0
福建乌龙茶采制技术精湛,尤以武夷、安溪二地名重于世。而最早的制作技术却源出漳州,这是鲜为人知的。
漳州的饮茶风与漳州茶叶
漳州民间饮茶之风由来已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永安知县彭光斗在他的《闽琐记》中说:“余罢后赴省,道过龙溪,邂逅竹圃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地炉活火,烹茗相待,盏绝小,仅供一啜,然甫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客闽三载,只领略一次,殊愧此叟多矣。”这段话说明漳州品饮武夷茶的广泛,到处品茶、斗茶成风,入迷,连“穷山僻壤亦多耽此者”。彭光斗在闽为官三年,在龙溪县一个村野老叟的竹园旁室里才领略到“真武夷”的风味,沁透心脾,惊叹不止。
乾隆间“宰相兼太子太师蔡新,告老返乡,夏常避居三坪寺……尚有‘食武夷、看金鱼’,”的情景。(武夷即武夷茶也)因为当时品茶风俗盛行,“食武夷、看金鱼”表现了品茶高雅意境,被人们传为佳话,成为谚语,相传至今。
康熙初年会元,漳州人陈常夏在他的一篇日记上说:“康熙十年(1671年)十月二十三日……值僧闻复往沧桑亭,松窗竹榻,别作岩栖调度,代余为茶水主人,果聪佐之。”从这段日记可以了解康熙初年漳州人对品茶的讲究,重视情趣和意境。青山翠竹、小桥流水、古寺寒月、雅室幽居,这比日本的茶道“和、敬、清、寂”四规更为雅致,达到高等的境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