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巷子小吃慢工出细活 漳州面粉枣西施坚守一份传承情

2015-07-03 17:37 来源:闽南网 0
现冲的香甜面粉枣,曾是漳州大街小巷里非常流行的宠儿。

  技在“功夫”

  面粉枣的调配比例就是郑家的秘方。每一种原料都要称重,严格按照比例配比,不容有半点差池。

郑宝珍提着水壶现冲面粉枣

郑宝珍提着水壶现冲面粉枣

  花生芝麻炒好碾碎、炒面粉、油炸葱片、筛粉碾粉、拌白糖、碾碎油炸葱花、面粉和油、拌合成品等,每个工序都不能落下,而且要做到位。“工序很麻烦,单单摘葱就要很久了。”郑说,这项工作极其耗时。

  切葱片半个小时,炒面粉一个小时,且在炒的过程中,手不能停,直至面粉由纯白色变为金黄色,即使热天大汗淋漓也不能吹风扇。炒完面粉再炸葱,要半个小时。葱捞起滤干碾碎,还需二十分钟。她和父亲两人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也要三个小时才能完成。

  料贵在“炒”和“细”,整个过程下来,最花功夫的是“炒”,而花生、芝麻、葱等每一样原料都要求是细末。更为重要的是,取量比列和混合比列要精准。

  在采访中,令记者印象深刻的,还有炒出的“面粉香”和炸出的“葱香”,现场香气四溢。而在冲泡好的面粉枣中,这香味已融于无形中。

  守业难

  12岁起,郑宝珍的父亲郑松淼间断着摆摊做生意,她就和姐姐在一旁帮忙。4年前,她独自从父亲那接过棒。每日早上七点多开始配料,直至中午。下午三点半摆摊,到晚上十点半收工。除却休息时间,她不是坐在火炉旁候着,就是站在摊位前忙活。虽然很辛苦,很累,但她一直坚持着。

  “现在我要是没卖的话,肯定会失传。”郑的面粉枣始终保持传统的做法。她说,超市也有卖,但现炒现卖的比较香。面粉枣适合热食,旺季在春节前后一个月,原本她想在夏天时停业,但是隔两三天便有顾客问寻,她也只好坚持做。

  据了解,因卖面粉枣利润较低,卖家难以维持。在漳州,面粉枣摊一度销声匿迹,渐渐退出大街小巷,许多年轻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面粉枣。1983年,郑松淼在漳州市区摆起小摊,才使这一传统小吃重现江湖。

  郑说,现在面粉枣难做多了,毕竟现代人对吃往往比较挑剔。但相比打工,做这个自由多了。“最好是能开家店,有这个计划”。她觉得,若有人加盟,那是最好的,别人学了手艺,不至于失传。她也希望孩子能感兴趣,学了才能传承下去。

  在采访中,记者问她,对于面粉枣,是不是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她只是回答:“做了,现在都舍不得放弃。”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漳州边检站台湾船员首次免签入境 手续办理不到1分钟
下一条:漳州味名小吃“面粉枣”仍在叫卖 昔日风光已不再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