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港“接轨”厦门指日可待 r3项目3月底将批复

2015-03-25 09:55 来源:厦门日报 0

  “城轨”牵线 漳州港“接轨”厦门指日可待

  优美的漳州港人居环境,将在交通大变革后更具吸引力。

  今年年初,我市两会《厦门市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简称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该报告中,明确今年我市将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促进厦漳泉同城化发展,加快整合厦漳港口资源。

  众所周知,在同城化进程中,厦漳同城化发展良好。作为与厦门一衣带水的漳州港,更成为同城化的桥头堡。如今,新报告出台,让不少关心城市发展者倍感激动。同处厦门湾南北两岸,在厦门发展踏步向前之时,漳州港正在这波发展大潮中步入发展快车道。

  1、交通先行

  r3牵起两地情

  近日,关于r3线年内动工的消息铺天盖地,吸引了全城关注。这项预计投资总额150亿元左右的工程,将从漳州主城出发,经漳州开发区、下穿海底隧道进入厦门岛。有消息透露,今年3月底r3项目建议书将批复;7月r3线将进入工可批复;12月,项目控制性工程开工。

  “一般来讲,控制性工程或重要节点开工,都可以理解为项目正式动工。若12月r3线的控制性工程能够准时开工,则代表着年底r3线将正式动工。”专业人士分析。

  同处厦门湾南北两岸,厦门本岛与漳州港仅隔3.5海里。如今两地往返依托已开通运营的厦漳跨海大桥和渡轮,现已融入“厦门半小时生活圈”。待r3线建成开通后,两地轨道交通往来将缩短为5分钟车程,实现一条轨道贯穿一道海湾的梦想!

  2、国家级开发区

  港口经济再发力

  回首过去,在漳州开发区建设者们征地一片、开发一片、配套一片、建设一片的原则下,漳州港从偏居东南一隅的渔港小村摇身一变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这20年风雨征程中,漳州港如今以“第二蛇口”的称号展现在世人面前。

  以区域内的厦门港招银港区为例,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拥有深水岸线13公里,规划建设万吨级以上泊位33个。招银港区的建设,仅是漳州港港口经济的一个缩影。如今,区域已形成金属制品加工业、交通机械制造业、粮油食品加工业三大产业集群,具备百亿元的产能。

  而港口经济、高新产业的发展,在启动漳州港经济引擎的同时,亦吸引了众多优秀人才齐聚此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人才,人才的引入带动经济。在双向互利中,才能实现真正的产城一体,而这才是良性的新城发展模式。”著名经济学家钟伟曾如是说。

  3、人居品质

  宜居新城已成型

  交通发展、经济崛起,而漳州港的城市建设步伐同样不落人后。放眼望去,区域内2012年竣工并投入使用的金水仙大剧院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漳州开发区第一医院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医疗服务;教育方面,区域内集结了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厦门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等一条龙教育服务……

  在公建配套全面完善之时,区域的人居品质亦有了大幅度提升。以融信为首的众多地产大鳄积极抢滩漳州港。“城市开发建设,地产商经常承担着开拓者的角色。融信等房企的入驻,不仅带来了一流的居住体验,更引领了全新的生活方式。”业内人士分析。

  同饮一湾水,岂分两地人?在厦门发展全面提速之时,漳州港亦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在独自推动、联动发展的大潮中,南北两城将全面闪耀厦门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福建漳州男子停车场内连打三保安又暴打警察[视频]
下一条:中国国家女子台球队抵达漳州台商投资区开始集训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