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新海丝”再扬帆 更好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

2014-10-26 11:18 来源:漳州新闻网 0

  历史上,漳州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早在南唐三佛齐国(今苏门答腊巨港)就来漳州贸易,到了明代成弘之际月港开禁之时,我市已成为最重要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引领着一个时代的海外贸易。

  国家“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对我市既是重大的历史机遇,更有紧迫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市主动对接、积极跟进,取得了初步成效。


玉沈码头是当年月港码头之一。记者蔡文原摄

  市政协:

  为漳州“海丝”申遗“鼓与呼”

  早在2002年,市政协就开始了对漳州“海丝”的关注与坚守。十二年来,政协始终将发掘和保护漳州“海丝”文化作为履职关注点,积极为漳州“海丝”申遗工作奔走呼吁、出谋划策,努力发挥政协力量,让漳州“海丝”在世界舞台上再度闪耀光芒。

  漳州对“海丝”申遗的重视缘于政协的不断建言献策。2008年政协文教卫体委在收集、整理、研究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撰写了多份关于加强漳州海商文化研究、支持漳州“海丝”申遗的建议,引起了市委、市政府和媒体对漳州“海丝”的关注。

  2010年,市政协常委会把漳州“海丝”申遗工作作为重点调研课题,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关于漳州参与申报“海丝”始发地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案》,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将“海丝”申遗工作纳入漳州“十二五”规划。

  除利用各种平台为漳州“海丝”献言献策外,市政协还积极通过举办论坛、实地视察、编撰丛书等方式,不遗余力地弘扬漳州海商文化,推动申遗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2009年和2011年,政协先后主办了两届“海商论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漳,共同探讨“海丝”的保护及申遗事宜。

  为了解漳州“海丝”遗存史迹的保护情况,从2010年至2013年,市政协多次组织部分常委和委员,深入龙海、平和、华安等县(市),视察“海丝”文化遗址保护情况,推动基层党政领导重视“海丝”申遗工作,切实保护“海丝”申遗的文物本体,保障“海丝”申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2013年以来,市政协还着手组织编写《中国“海丝”文化·漳州篇》丛书,预计2014年内可逐一出版发行,再为漳州“海丝”申遗添砖加瓦。 (记者 陈铃清)

新闻推荐

上一条:漳州香格里拉小区昨早突发大火 整栋住户全部逃生
下一条:漳州传统工艺作品亮相第七届海峡两岸(厦)文博会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