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新海丝”再扬帆 更好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

2014-10-26 11:18 来源:漳州新闻网 0

  “海丝”与“陆丝”


  漳州窑五彩双凤卷云纹大盘。

▲在漳州举办的“海丝”文物展。

  九龙江出海口的海澄镇岳巷村,如今保存较完整的古街——帆巷古街,是当年月港最热闹的贸易集市。

  延绵2000多年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文化往来的海上通道,自古作为东南沿海重要商埠的漳州参与缔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辉煌,是全国“海丝”申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漳州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漳州史迹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以申遗为契机推动我市经济、文化发展,主动融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宏伟战略。

  大事记

  2008年漳州全国政协委员提交漳州与泉州联合申报“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提案,月港申遗由此拉开帷幕。

  2009年举办漳州首届海商论坛。

  2010年9月月港“海丝”遗址正式加入申报世遗行列。

  2012年11月17日国家文物局正式把漳州、泉州等九个城市一起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2年11月国家文物局公布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龙海月港、平和南胜窑、华安东溪窑3处遗址,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组成部分列入其中。

  2014年8月“跨越海洋——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九城市文化遗产精品联展”第七站(漳州站)开幕。

  得到一块金字招牌

  更好保护先辈遗产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

  何池——市委党校历史学教授、闽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得到一块金字招牌

  “海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绝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块金字招牌,尽管这块招牌代表了世界级水准,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但更重要的是,漳州要以申报工作为契机,推动各项事业进一步升级,让历史文化名城与时俱进,让历史的辉煌转化成现实的辉煌。可以说,“海丝”申遗,既是一个向世界宣传漳州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对漳州的历史文化进行保护的过程。

  郑镛——闽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闽南师范大学教授:

  更好保护先辈遗产

  “海丝”申报,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先辈留下的遗产,让自己能够站在世界的高度重新审视、认识漳州的文化价值,是为了更好地改善漳州的人居环境,为市民营造一片温暖、亲切、文脉绵延不变的热土,通过申报活动造势,提高漳州知名度,成为漳州走向世界的桥梁,力争创造出漳州的第二张世界名片,特别是通过申遗进一步拓展对台文化、经济的交流合作,通过海上贸易的共同记忆,不断促进共同发展。 

  段凌平——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

  “海丝”申遗,不但可以凝聚城市文化气质,还可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尤其是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漳州的旅游、文化入世,实现跨越式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申遗,也将给漳州人带来理念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大大增强,参与保护文物积极性大大提高,从而带动文物保护工作飞速发展。优美的自然风光与世界文化遗产有机结合,能够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来观光度假。 (记者李润)

新闻推荐

上一条:漳州香格里拉小区昨早突发大火 整栋住户全部逃生
下一条:漳州传统工艺作品亮相第七届海峡两岸(厦)文博会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