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九龙江之记者手记
本报记者溯北溪而上,一路探访直到漳州与龙岩的交界处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2周,我们走访了九龙江北溪、西溪各主要河流,总行程达1500多公里,跋涉漳州7个县(市、区),上百个村庄……一路走来,我们连续推出7篇九龙江各流域状况的报道,一路走过,我们感想颇多,有欣慰,更怀忐忑……
北溪:一路走过,一路忐忑
龙津溪岸边,种有大面积巨尾桉
九龙江北溪是九龙江水系中最长、最重要的溪流,源于长汀合宁洋、龙岩、漳平众溪流,在涵口流入华安县,而后长泰数条支流与之汇合,在漳州市区北部流经龙海后入海。
这是厦门、漳州等地的“母亲河”,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闽南儿女。而近几十年,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这条江饱受周边工业、养殖业等的污染,“母亲河”一度告急。
准备行走后,我们内心忐忑,我们知道,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行走。
第一站是北溪的“北引”,厦门环保局驻在此处的一名上了年纪的工作人员,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每天都守在“北引”边上,注意江水的变化。采访中,他多次用深沉的语调说,“上百万的人口都要喝这里的水”。当我们的采访车渐渐驶离“北引”时,我们回头望去,发现这位老者久久站在江边不愿离开,我们尽管看不见他深邃的眼神,但此刻大家都沉默不语,浩渺的江面一直延伸到山的另一头,我们知道往上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到龙文区流域,北岸的郭坑镇汐浦村经过整治后,村民不再养猪,搞起生态农业合作社,村道两岸绿树成阴,一切井然有序,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江边纳凉,似乎在回忆往昔美好的时光,一切都显得那么协调,我们似乎也看见流域村庄美好的图景。可到了彼岸,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映入眼帘,猪舍、臭味、垃圾……
这也似乎是一个缩影。
沿着上游继续行走,我们来到北溪的支流龙津溪。这条发源于泉州安溪的溪水,由南往北贯穿长泰县。在这里,一段段裸露的河床引起我们的注意,沿岸不少居民指着漫山遍野的巨尾桉说,“这种树种太多引起的”。我们继续沿溪往上游走直至长泰枋洋,两岸郁郁葱葱的桉树林本是一幅美丽的图景,此时却多了一份别样的感觉。对于巨尾桉,当地环保部门和林业部门仍存在争论,但一位环保官员的话,一直在我们耳边回响:单一物种的大面积种植,会影响到这个脆弱的生态系统。
北溪的最后一站,是华安流域,在我们行走之前,《南方周末》一篇名为《千座水电站遗祸九龙江》的文章,在当地引起不小轰动。这篇文章,寻根究底还是反思了历史遗留的问题,但不管是历史遗留的问题还是当下产生的问题,我们总归还是需要面对。在华安与龙岩交接的湖林乡离市区100多公里,是一个偏远的乡镇,在乡的集镇区我们寻找不到一家饭店,在这段流域的江边,一个连厂牌都没有挂的工厂,整天整夜排放着浓烟……
从5月30日到6月2日,我们行走1000多公里,也结束北溪流域的走访。所幸,我们看见北溪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关注下,水质有了很大的改善;所幸在采访当地众多官员时,我们感受到当地政府对九龙江保护的信心和决心。大部分官员早已意识到水资源对于发展的意义,一边要发展经济,一边要抓环保,这种矛盾的处理也在考验着他们执政的能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