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九龙江西溪芗城流域沿岸村容整洁 水质较清澈

2011-06-10 02:12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0

九龙江西溪芗城流域,水质较清澈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昨日,我们行走至九龙江西溪最后一站——芗城流域。九龙江西溪上游众多支流汇合在这里,缓缓流过市区南部后,与九龙江北溪在龙海汇合入海。

  记者沿芗城天宝镇走访,发现沿岸的墨溪村、塔尾村等村,村容整洁,未发现村民养猪,水质比较清澈。不过,一条横穿天宝镇、连接九龙江西溪的“中排河”,因原先两岸养猪多,且水流量少等原因,变成一条“臭水沟”,水葫芦丛生。

  本网的“行走九龙江”策划,也得到了漳州市环保局何副局长的称赞。她说,在九龙江保护工作中,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很有意义。

城郊村:村落面貌良好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市郊的墨溪村,沿途走来发现,村中环境与先前行走的村落大不相同,路上很少看到垃圾成堆、河面上鲜有漂浮物。

  进墨溪村的路上,放眼望去是一片绿油油的香蕉农田,田间不时可以看到村民正在耕作;进入村中,村道两旁的农舍错落有致,沿岸的河道水质清澈,河内有几部发电机,在一家杂货铺门前的河段,还养着一大群鱼苗。村里几乎寻找不到旱厕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坐落在民居旁的公共厕所。

  一路向北,我们来到了塔尾村,这里的情况比起墨溪村稍微次之,但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并未发现有养猪场。当地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说,这个村都不养猪了,只养些鸡、鸭和鱼。

中排河:长满水葫芦

中排河埔里村段,不少死鱼浮在水面,散发恶臭

  来到茶铺村,这里的情景却让记者大吃一惊,一条河道的河面几乎快被水葫芦、野山芋等水生植物覆盖,水的流速不快,而且颜色发黑,部分河道甚至干涸无水。沿着小路进村,路边的民居旁边仍有猪粪气味,甚是刺鼻,但沿途并未看到猪舍。沿着垵边村、凤园村步步深入,沿途发现部分流域甚至全都被水葫芦覆盖,流水被堵住,沿途有四五个排水闸,但看上去似乎荒废已久,并未工作。

  最后,来到埔里村,河水最终汇入这里,但这里漂浮着许多白花花的死鱼,阵阵恶臭伴随着中午的热气直冒上来,让人觉得眩晕。一位50多岁的单姓大伯说,这条贯穿好几个村的河叫“中排河”,它的上游是南靖的水源,这其实是一条排涝沟,好几十年前就已经长满水葫芦,最近降水量稀少,水平面下降不少,河也都快断流,“下大暴雨的时候,这条河才启用,平时都是不用的,但这一带蚊虫也特别多”。至于死鱼一事,他说可能是气温太高,鱼都被晒死了,平时也没人去清理。

芗城区环保局:下一步重点监督企业

水面漂浮着死鱼

  芗城区环保局方副局长称,九龙江流域芗城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有3个,一个是沿岸居民的生活废水,一个是农业养猪带来的未经处理的污水,最后则是“外部压力”——南靖上游。

  他说,早在2009年、2010年左右,九龙江沿岸5公里以内的养殖业就已纷纷被取缔,目前也减少许多。对于芗城段的企业、工业污染问题,他们下一步的整治规划在于“监督”,将对企业进行重点监督,没有污水处理设备尽快让其完善环保设施,如果有条件进入污水管网就应当入网,这样才能更加统一专业地进行治理。

  至于中排河水葫芦丛生的现象,他说,这是水质富营养化的现象,这是历史遗留问题,目前养猪的人少了,主要还是居民的生活废水直接排放等造成的。

□声音

市环保局:希望你们再行走,再帮我们发现问题

  “你们非常辛苦,一天走那么多路程,走访得很认真仔细,功课也做得很足。”昨日,在听完记者行走九龙江的见闻和感受后,漳州市环保局何副局长对本报的这一策划,表示高度的赞扬,她说,本报记者的报道客观、翔实,在九龙江流域保护工作中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这很有意义。

  何副局长一边听记者介绍,一边翻看本报各期的相关报道,当记者提到的一些县所存在的污染较为严重时,她立即用笔记下来,并马上致电环境监察大队,要求即刻赴现场检查情况。

  她说,九龙江流域整治和保护的任务很重,单靠环保部门的监察可能会出现“漏网之鱼”,环保工作需要各界的全力配合。她希望本报能继续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希望你们能再‘行走’,再帮我们发现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本网记者 苏禹成  周杨宁 胡婧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行走九龙江之记者手记
下一条:十大文明宣传语城市精神表述语助阵“创城”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