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恨年年压金线 在艰难中代代相传的国粹"漳绣"
2012-08-03 09:09 来源:海峡导报
0
▲沈崇洋制作的龙袍
漳绣、漳纱、漳绒是漳州织造史上著名的三大工艺。随着时代变迁,漳纱、漳绒都已经失传,仅漳绣技艺还存在,以其技法繁多轻巧、灿若云霞著称于世。但如今,在这灿烂的背后,是刺绣世家的惨淡经营。
漳州市芗城区文川里121号,58岁的沈崇洋,从事漳绣已经45年。尽管目前整个漳绣行业都经营惨淡,但是他始终不愿放弃。如今他的一对儿女也学会漳绣技艺,并想用新工艺、新技术对漳绣加以改造。
漳州刺绣也称漳州丝绣,又名漳绣,其在中国织造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苏绣、蜀绣、湘绣、粤绣四大名绣,在明清时期已经驰名海内外,它也是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昨天,在沈崇洋家里,导报记者看到了许多精美的漳绣作品,有龙袍、披风、道服、五方旗、堂彩、横楣等,这些都是寺庙、家庭、戏曲表演里常用到的工艺品,件件都让人啧啧称奇。
据了解,漳绣底料用真丝织品,绣线用真丝线和银金线,针法有70余种。特别是空心打只绣、垫凸金线绣和双面绣,绣工精细,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具有浮雕效果。
其中,空心打只绣和垫凸金线绣是漳绣特技,而双面绣现在市面上已见不到,面临失传。漳绣的题材有龙凤、人物、动物、花卉等,构图严谨,形象优美,神态生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