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110: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不忘初心开拓前行

2016-09-22 11:50 来源:漳州新闻网 0

­  20年风雨兼程,20年矢志不渝。1996年8月,公安部在漳州召开现场会,推广漳州110经验,漳州110的事迹从此传遍大江南北。20年时光荏苒,如今的漳州110不仅是维护我市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也是漳州人民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享誉全国的“漳州品牌”。现在走在漳州的大街小巷,无时无刻都能见到漳州110队员“可爱”的身影,他们用时间与信念竖起了一面旗帜,用忠诚和奉献筑起了一道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线”。

­  新勤务让接处警更快更灵

­  1990年110报警服务台初创时,只有一部简单的接警电话,而如今市民群众拨打110报警电话,背后是系统完善、功能强大的110指挥情报平台。

­  今年7月1日,漳州110新勤务模式全面启动。新勤务通过梳理漳州市区历年来的警情分布,将芗城、龙文两区划分为11个警区,24小时保证16个110警组网络化布防,指挥情报中心指令直接下达到路面的110执勤警组,实现就近处警,做到“重点场所部位的核心区域1分钟、重点区域3分钟、一般区域5分钟之内到达现场”。

­  同时,通过健全完善指挥通信基础设施,实现指挥调动可视化、智能化。在执法执勤中,每位110民警,可以通过个人移动警务终端实时与指挥情报中心保持联络,及时反馈情报信息,准确收发指令命令,实现快速精确调度;指挥情报中心也通过接处警一体化车载终端等数字化装备,实时定位每部巡逻警车和警员位置,动态掌握警力分布、监控处警现场。

­  7月22日,110指挥情报中心接报警称,市区东岳小区有两名可疑男子正在盗窃。警情迅速发送到路面所有梯队。漳州110就近组织3个梯队围捕,第一个梯队不到1分钟赶到现场,嫌疑人尚未走出小区大门,就被逮个正着。

­  老传统以群众满意为标准

­  此次勤务改革,通过从市公安局和芗城、龙文两个公安分局抽调精干民警以及向社会招录辅警等方式,使110队伍的警力充实到220多人,下设8个中队,专司武装巡逻及接处警工作。

­  不过新勤务中加入的民警很多都是年轻人,可以说这些“新兵蛋子”有近60%的人没有出处警经验,但他们有着年轻人特有的冲劲和不断向老民警学习的热情,他们在漳州110这座“大熔炉”中飞速成长,百炼成钢。

­  8月12日19时许,一名老人在桥南中国银行一带迷路,因年老体衰,坐地不起,一些围观的群众都因为有所顾虑不敢上前搀扶老人,民警到达现场后没有多想,向附近的商铺借了一辆小推车,把老人慢慢地扶起,然后一路用小推车送老人回到家里。

­  据统计,从7月1日至9月19日,实施新勤务后的漳州110共出警8896起,其中违法类警情2962起,纠纷类警情1560起,求助类警情3816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76人。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么多的警情里,没有一个民警在处理警情的过程中受到市民的投诉,他们没有辜负漳州百姓对他们的信任,新勤务、老传统,初心不改,始终坚持快速反应,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维护治安的承诺。

­  “打击犯罪与服务群众并重是漳州110的传统,老一辈把光荣的使命传给了我们,我们也必将延续这份荣耀。”一位漳州110民警如此说。

­  强创新大力推进“六化”建设

­  一花独放不是春。今年以来,漳州市公安机关以漳州110勤务改革为引擎,积极践行“敏锐维稳、主动治安、实力应对”的工作理念,在全市公安机关大力推进“管控立体化、作战合成化、支撑信息化、执法规范化、服务精准化、队伍正规化”的“六化”建设,积极开拓建设现代警务机制,推动全市公安工作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推动我市警务机制体制转型升级。

­  通过资源整合,漳州市公安机关建成合成作战、网上督察、电子取证、反诈骗、案管“五个中心”和网络空间案例与法治协同创新、漳州110、警犬、廉政教育“四个基地”。同时,引入“互联网+”思维,推出漳州110“微服务”和“微警讯”交流互动平台,省、市际公安检查站常态化运行,筑牢环漳安保圈,全力服务我市稳定和发展大局。

­  9月3日,漳州110、漳州市反诈骗中心和相关银行充分发挥警银联合、快速反应的优势,一日内成功处置4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共止付资金21.7万余元,同时联手东山县警方在上海抓获一名涉嫌电信诈骗的犯罪嫌疑人。(记者 邹挺毅 通讯员 徐欢欢)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坚守赤诚 一心为民——写在向漳州110学习二十周年之际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