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彬:甘当小区“编外律师”
5月4日傍晚,漳州芗城区巷口街道甘棠宫新村18幢业主代表林秋南、余炳山,把一块刻有“十六载操心,邻里无不啧赞;一大笔赔偿,众人心存老黄”的牌匾,送到“中国好人”黄玉彬手中,表达感激之情。
1999年,黄玉彬与其他20多位回迁户,被安置在甘棠宫新村18幢。新房交付使用后,大家发现楼房主体设计存在缺陷,楼道横梁与楼梯间垂直高度仅1.7米,与国标规定的2.2米相差很远,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搬家具只能通过阳台吊上来。为维护合法权益,大家委托律师将开发商诉诸法庭。由于案件难度大、没有先例可供参考等原因,数位律师接案后又退出。
这时,在大家的推选下,备受敬重与信任的退休职工黄玉彬站了出来坚持诉讼。这一坚持,就是漫长的16年。“16年间,案件三上三下,历经6审、2次撤诉、2次重新起诉,开庭20余次,换了好几任主审法官。”黄玉彬说。
为了这场诉讼,黄玉彬付出了许多心血。由于没有律师再愿意接手,老黄只能自己通过网络和书籍,认真查阅学习有关法律条款与规定,又虚心向律师咨询请教,细心搜集相关资料与佐证,动手写诉讼材料,常常挑灯夜战、废寝忘食。这些年来,他收集整理书写的材料叠起来有数十厘米高。因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妻子担心他的身体,常心疼地劝他:“玉彬啊,我看算了吧,何必这样苦了自己。”“不行啊,如果只是我们自己,我早就放弃了,可是这起案件事关大家的权益,我怎么可以说放弃就放弃呢!”黄玉彬对妻子说。
尽管案件历经波折,被两次撤诉,执著的老黄坚持原先诉求,不辞辛苦。一次,他的老母亲身患重症病危,医院都放弃了,可黄玉彬却毅然将母亲接回家中,自建ICU病房。也许是他的孝心感动上天,母亲的性命挽回了。之后,他一边无微不至地照顾母亲,一边坚持诉讼。因为身体、心理承受巨大的压力,黄玉彬突发心肌梗塞,住院治疗30多天,却从不向大家提及。去年3月,他因此被评为“孝老爱亲”中国好人”。
因为诉讼长期拖而不决,许多回迁户很不满,多次想上访闹事。黄玉彬知道后主动找他们谈心,并多次召集业主代表座谈,语重心长地劝说大家,要相信法律的公正,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结果。
考虑到这起案件涉及拆迁户多、诉讼时间长、矛盾大,法院决定采取调解的方法化解双方矛盾。法院委托市物价局价格争议调处工作室介入,由价格认证中心充当“和事佬”,提出货币补偿方案并评估出赔偿价格,获得当事双方认可。没曾想开发商又变卦,拒绝原先协调认定的赔偿款。对此,老黄带领业主据理力争,最终在二审中获胜。今年3月中旬,林秋南、余炳山等16户业主终于陆续收到了开发商195万元赔偿款。
案件胜诉后,作为委托人,老黄又用一天时间,一次性填写了16户业主40多份执行申请书。业主们感叹道:“如果没有老黄,我们无论如何也领不到这一大笔赔偿款啊!”
10多年来,黄玉彬还为社区另外10多户居民提供法律帮助,帮助他们维护合法权益,成了小区免费“编外律师”。( 记者 郑文典)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