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海丝第1站菲律宾马尼拉 开启漳州大航海时代
白银贸易枢纽站 天一总局发源地
数百年前,这里是欧美亚三角贸易重要一环,众多漳州人来此贸易淘金,开枝散叶
【前言】15世纪中叶,面对汹涌而来的第一次全球化浪潮,漳州月港奋然崛起,一跃成为兴盛的国际贸易中心港口。从月港出发的海上航线,南通菲律宾、马六甲,西至暹罗,然后与欧洲人开辟的新航路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环球航线。
一批批海商从月港出发,过台湾、下南洋、闯东洋,不仅带去克拉克瓷、茶叶、漳缎等漳州的商品,也带去漳州的文化。福建三宝之一的“片仔癀”,随着海商去往南洋,至今影响深远。
三年来,海都报先后推出漳州海丝“大航海——我们光辉的时代”、“寻找广州十三行”等系列报道,从月港出发,一路南行至广州。这一次,海都报联合漳州市委宣传部、漳州片仔癀药业、福建电视台等,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推出“昔日荣光,筑梦扬帆”大型策划报道。
上月中旬开始,海外采访团队深入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中国香港等地,重温漳州大航海时代光荣与梦想交织的岁月。
第1站
菲律宾马尼拉
闽南网12月9日讯 菲律宾是离闽南最近的南洋国家,菲律宾最大的岛屿为吕宋岛,因此,以前中国人常用吕宋岛代称菲律宾群岛。
在西班牙于1571年占据吕宋之前,就有中国人寓居吕宋。随着漳州月港—菲律宾马尼拉—墨西哥阿卡普尔科大帆船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巨额利润和墨西哥银元的诱惑,更多漳州人前往吕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漳州籍华侨在菲律宾的发展达到顶峰,涌现了创建天一信局的郭有品,控制五金行业、金融业的杨氏家族等。菲律宾现任总统贝尼尼奥·阿基诺,祖籍地也为漳州角美鸿渐村。
几百年过去,走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还可看到华侨公墓等与漳州息息相关的遗迹。而在当地唐人街,熟悉的闽南话,古老的骑楼,让人感觉犹处漳州古城。
【寻迹】
漳州天一总局 发源于马尼拉
马尼拉旧城区中心,穿过一座“中菲友谊门”的中式牌楼,便是唐人街。这里随处可听见熟悉的闽南话,穿梭在古色古香的骑楼老店中,会有置身漳州古街的感觉。当地向导丁先生说,天一总局以前在这里有自己的档口,不过后来拆除改建了。
闽南人在这里经商,至少有数百年历史。天一总局的发源地就在这里。1869年,17岁的郭有品前往吕宋当“水客”,替华侨携带银信回国,发现收入丰厚,决定扩大规模。1880年,他在家乡角美流传村创办了天一批郊,设流传村为总局,厦门、泉州安海、吕宋为分局,马尼拉是其南洋重要枢纽。
吕宋分局在收寄前,一般会提前三四天预先通知,并派人挨户询收,然后将信札托寄定期往返于南洋与厦门的客轮或由外国商埠邮轮带到厦门,侨汇则由外国银行寄送厦门,厦门分局接到后再分拣送往各处。
每批侨信,天一信局就会在楼前升起“天一”旗,附近几个村子远远便能看见,奔走相告,前往领取。这是中国邮政史上有记载的第一家民间国际邮局,而其运营基础是从漳州月港—菲律宾马尼拉—墨西哥阿卡普尔科大帆船贸易的繁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