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法院2015年工作概况 创建多个司法亮点品牌
云霄:轻微刑事案件“速裁+集中审”
11月26日,云霄法院对3起盗窃案件进行审理并当庭宣判,前后花费不到30分钟,3名被告人当场签收判决书并表示不上诉。这是云霄法院创新“速裁+集中审”模式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早在2012年,云霄法院就开始探索尝试“刑事简易程序案件集中审”办案机制,3年多来审结案件400件,平均审理周期7天,一审服判息诉率100%。2015年,云霄法院被列为全省基层法院首个采用“集中审”方式办理刑事简易程序案件示范点后,创新推行轻微刑事案件“速裁+集中审”模式,通过选取适宜案件集中排期开庭,简化指控、辩护、举证、质证等犯罪事实调查环节,突出量刑事实调查、辩论、最后陈述环节,共审结案件60件。并与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单位联合出台相关文件规范,指导轻微刑事案件集中审理、集中出庭、量刑规范、审前社会调查前置等事宜。
“在简化诉讼程序、节约司法资源的同时,充分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在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之间寻求平衡点。”云霄法院副院长阮树雄说。
龙文:模拟庭审进校园
法槌声落,“现在开庭,请法警提被告人到庭……”原本嬉闹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每张稚嫩的脸上露出了严肃的神情。12月2日,一场模拟庭审在龙文中学梯形教室“开庭”。
模拟法庭审理一起根据现实案件改编的案件:刚满17岁的被告人陈某因交友不慎,伙同社会青年抢劫路人,案发后被逮捕。在“模拟法庭”上,11名同学分别扮演法官、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等角色,审判长威严公正,控辩双方据理力争,被告人悔恨交加,最后案件当庭宣判。“乱交朋友的危害真大,今后我一定要做一个懂法、守法的人。”一位同学这样感慨。当天,200余名师生旁听“庭审”,接受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制教育。
近年来,龙文法院积极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感知性、实效性和趣味性,在全市率先设立法制教育基地、心理疏导室,开辟“家庭课堂”,并深入全区25所中小学和5个村(居)委会,组织开展“校园法制宣传年”“法制社区行”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培养法治精神。
漳浦:“司法护航”重点项目建设
“你们主动上门服务,为我们释法答疑,给我们投资方吃了一颗定心丸!”面对主动服务的漳浦法院法官,一位在古雷石化工业园区投资的企业老板如是说。
近年来,漳浦法院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打造集立案咨询、审判执行、风险评估和协调服务为一体的司法服务绿色通道。选派28名干警参与配合县委县政府组建的专项工作组,深入挂钩项目一线,开展法律咨询、以案释法、矛盾排查等工作,积极主动为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同时,为增强司法服务的实效性,漳浦法院不断延伸司法服务半径,与项目所在地党委政府,包括检察、公安、国土、建设等部门构建群防群治、联排联调的社会矛盾联动化解机制,力争将涉重点项目矛盾纠纷稳控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消化在诉讼之外。据统计,2015年,漳浦法院积极联合政府职能部门、村镇社区等力量,诉前化解涉重点项目纠纷102件,审执结该类案件30起,调解撤诉率达80%。
华安: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华安法院积极开通涉劳动争议案件绿色通道,提供咨询、立案、调解、执行、司法救助等“一条龙”诉讼服务。早在2013年初,华安法院就成立了劳动争议巡回法庭,由法官主动出击,进驻劳动部门巡回办案,第一时间掌握情况,了解动向,强化诉调对接。从成立至今,劳动争议巡回法庭共帮助1000多名农民工讨回被拖欠的工资3000多万元,实现了“零拖欠”。
此外,当遇到企业资金周转不灵难以支付农民工工资时,华安法院不是简单地强制执行、“杀鸡取卵”,而是鼓励帮助企业“借鸡生蛋”,想方设法帮他们渡过难关,使企业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良性发展。
南靖:率先推行办案责任制

▲南靖法院在土楼法庭试点推行办案责任制改革,率先落实“工资+办案补贴”职业保障,构建“主审法官+N”审判模式。省高级法院将《南靖县人民法院关于办案补贴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转发全省基层法院学习参考。图为南靖法院土楼人民法庭法官深入现场开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