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南靖 > 南靖新闻 > 正文

新《环保法》实施 南靖公益环境诉讼艰难上路

2015-04-20 11:41 来源:闽南网 0

  再摸索

  鉴于难度大、成本高,因此,对于环保问题,漳州更倾向于采用法律监督方式。2014年3月,南靖县检察院在开展巡回检察中,发现当地环保局对固体废弃物问题缺乏有效监管。于是,检察院向南靖县环保局发出检察建议书,要求其进行全面督促整改。根据检察建议,南靖县环保局进行了全县固体废弃物环境污染专项检查,要求存在问题的10家企业进行整改。然而,一个半月过后,仍有6家企业未进行有效整改,当地环保局也未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为此,南靖县检察院再次发出检察建议,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

  黄国盛表示,在上路的过程中,环境公益诉讼只有通过尝试,才能发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逐渐形成经验。

  为了化解资金难题,漳州市法院去年成立全省首个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资金。资金主要用于公益诉讼中原告需负担的诉讼、鉴定等费用。“修复资金的设立,便于资金的统一管理,有利于提高我们提起公益诉讼的信心。”刘小玲表示,目前该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企业赞助、生态案件中的罚没款等。

  面对环境公益诉讼中不可避免的技术难题,漳州推行公益诉讼专家咨询和陪审机制。比如,从各生态领域的专家中选任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提升对生态资源专门性问题的分析、鉴定和评断能力。

  由于原告缺位导致环境公益诉讼常常难以推进。泉州市中院还探索出联席会议制度,由法院牵头,建立与检察院、公安、环保部门、环保组织等多机构季度联席会议制度。在原告缺位情况下,通过联席会议推举原告参与公益诉讼。(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郭碧燕 刘荫花 高少芬 朱珊珊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星厨驾到》剧组赴南靖土楼拍摄 “厨男”张亮、“雪姨”王琳等亮相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