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茶园、翠竹 福建华安官畲之“变”【图】
2014-10-13 16:31 来源:福建日报
0
白露时节,走进华安县新圩镇官畲村,别致的畲寨山门映入眼帘。沿途茶园葱郁,一幢幢新房在茶园、青山的映衬下格外醒目。
官畲村畲寨风情广场
不足百户的官畲村,是闽南地区3个仍保留自己民族语言的畲族村,也是闽南畲族文化的重要据点。
作为我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试点、漳州市第四批新农村示范点,官畲村近年来投入上千万元,加快绿富美步伐,以浓郁畲族特色文化为抓手,传承畲寨非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八闽第一畲”。
畲歌传唱
“畲族民歌是畲族文化的活化石,不懂畲族的语言,就唱不出畲歌的韵味。”已近耄耋之年的蓝贤说。
年轻时,蓝贤就是村里的畲歌能手。他说:“用歌代言是畲民最喜欢的一种文化娱乐生活,无论男女老少,在田间地头,总能听到畲民们热情洋溢的歌声。”
“黄蜂来嫐坐厅头,人人叫我起歌头,起介歌头囵囵转,大细男女尽行透……”蓝贤轻声哼唱。他说,唱畲歌是有严格次序讲究的,即景抒情,随题应答。畲族民歌既有对祖先的缅怀,更有对爱情、婚姻、家庭、为人处世的述说和讴歌。
随着宗亲老人的相继去世,官畲会唱畲歌的人越来越少。退休后,蓝贤潜心收集畲族资料,2007年出版《畲家民歌》,后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去年底,蓝贤又整理了《畲家民歌续集》。
畲族民歌正逐渐消失,在有关人士的呼吁之下,引发了官畲村民的传唱觉醒。
“平时主要利用晚上时间学唱畲歌,充实又有意义。”28岁的蓝发明从2009年开始学畲歌,如今已是畲寨年轻一代畲歌能手。
“学了以后觉得挺有趣,还蛮好听的。”10岁的雷勇军在新圩镇中心小学读三年级,他从二年级起,就与其他畲族学生参加学校每周日晚上组织的畲歌学唱。
如今,村里新建的凤凰台也成为畲民传唱畲歌的场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