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茶园、翠竹 福建华安官畲之“变”【图】
特色畲寨
“我们种茶、制茶都采用精种、精制,采茶工每人每天工资超过百元。”村党支部书记蓝金福说,“技术管理统一,茶园喷的是生物农药,施放有机肥,产出的茶质量都是高品质。”
全村1600多亩铁观音茶树,家家户户种茶、制茶,“官畲”茶叶商标已是漳州市知名商标。2012年,首届省少数民族制茶能手与名优茶评选大赛举行,官畲村成为获奖奖项最高、最集中的村。在茶产业的支撑下,昔日“难见一张百元大钞”的村民,如今人均年纯收入已超过1万元。
华安县民宗局局长汤奇才说,在发展茶产业致富的同时,还邀请专家制定村落详规,做到统一规划建房、统一装修格调,融入民族元素,致力打造集生态有机茶业观光区、畲村文化生态保护区、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区为一体的特色村寨。
“村里提倡房子统一外装修,看起来更有文化品味,还有补助,真的很好。”村民雷圣明说。
汤奇才说,启用畲族传统的“双凤朝阳”标志是官畲的一大特色,也是全省新农村建设的首个畲族标志,寓意畲族群众生产生活蒸蒸日上。
如今,官畲近80户村民建了新房,都在屋顶上镶嵌该标志,连茶叶包装袋上也印有该图案,畲族文化已经融入生产生活中。
官畲村还是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和县民宗局合作共建的教学研究实习基地。“这里山好水好人更好,畲家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得好,畲寨很美,我非常喜欢。”时隔两年,再次来到官畲村实习的厦门大学学生梁如玉,感受到这里焕然一新的变化。为打造独具特色的畲家乐乡村旅游,官畲村计划投入1000万元建设畲族特色村寨。在建设特色村寨中,官畲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主动支持。村主任钟海王说,今年为了建设停车场和旅游接待中心,有20多户村民主动让出自家的茶园、杉林、竹林等。
“近几年,我们带领村民外出参观,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把发展的思路和前景讲给村民听,各项建设都得到他们的积极配合。”钟海王说。
如今,畲寨山门、畲歌对唱凤凰台、畲寨风情广场、畲族文化陈列馆等一个个项目陆续亮相。昔日人畜混居等脏、乱、差现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青山茶园翠竹中的秀美畲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