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华安 > 华安新闻 > 正文

华安93岁在台游子依然健朗 每年都坚持回乡一趟

2014-10-09 07:27 来源:海峡导报 0

  ▲陈明光比导报记者大60岁,身体依然健朗

  行动矫健,声音洪亮,逻辑清晰,很难想象,这位童颜鹤发的老人,已经是93岁的高龄。“长寿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心里一直有个回家的念想。”陈明光老先生,这位寓居台湾半个多世纪的漳州华安游子,从20多年前开始,每年都坚持回乡一趟。他说:“即使以后走不动路了,也会让孩子们推着我回来。”

  没有为父亲送终是遗憾

  “1951年,父亲去世,我和几个兄弟都在台湾,连个给他送终的人也没有。”陈明光非常遗憾地说。

  1923年10月生于华安县湖林乡(时名“珍山乡”)的陈明光,1943年考入当时国民政府中美合作第六特种技术训练班,简称“华安班”。据介绍,“华安班”所在的中美合作所,是抗战时期中美建立的抗日军事合作机构,属军统系统。1946年,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他被派往台湾。

  大陆解放前,陈明光的几个兄弟也都陆续迁往台湾,唯独其父一直留在华安生活。在那之后的40多年里,陈明光再没有回过家乡,连父亲去世时也无法回乡。

  在台期间,陈明光从前身为黄埔军校的陆军军官学校补训毕业,任上尉军官,循序升至上校官阶。后又从政,退休前晋升至简任(台湾地区官阶,等同军职将级)。

  长寿也许因心里有念想

  据介绍,在台湾,有一个来自大陆退伍老兵的辅助会,里面有许多超过百岁的老人。“为什么这些退伍老兵大都如此长寿?”陈明光说,他常常看到马英九颁发给百岁老人的纪念牌照片,刊登在辅助会的会刊上,一直对此心存疑惑。“也许是因为心里都存有回到故土的念想吧。”陈明光说,在台湾的40多年里,他无时无刻不想回到故乡看看,这给他的生活注入了一股力量。

  直到1990年,陈明光一退休,就迫不及待地回到故乡华安谒祖,为先父圆坟。此后陈明光几乎每年都会回来,铺路造桥、建学校、修宗庙,凡是家乡的公益事业,他无不慷慨解囊,倾力以赴。为了修建华安湖林乡的西坡大桥,陈明光于1993年亲赴美国及南洋诸岛,奔走呼号,募得建设资金50多万元。

  即使如今90多岁高龄,陈明光仍然坚持独自回到故乡。“我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每次回来都觉得亲切。”陈明光说,肯定还会每年坚持回来,即使以后走不动路了,也会让孩子们推着来。(导报记者 郭钦转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华安九且溪景区内 男子跳冰凉溪水救起两落水者
下一条:华安男子97天跑2870公里抵北京 沿途宣传土楼文化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