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诏安 > 诏安新闻 > 正文

诏安:秸秆还田 科技促增收

2016-07-26 14:46 来源:诏安电视台 0

­  眼下,水稻收成已经进入尾声,早稻收割结束后,留下的秸秆如何处理成了农民面临的问题。不过,这对于金星乡港新家庭农场的李建林来说,早已不是难题了。这几年,他通过科学手段秸秆还田,有效利用了秸秆,实现了增产增效。

­  7月21日,记者在金星乡港星家庭农场看到,一百多亩的水稻已经全部收割完。农场的工人正在田里喷洒有机碳菌液,一旁的旋耕拖拉机则把喷洒过菌液的秸秆还田翻耕入土。据农场主李建林介绍,这样的秸秆还田,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  金星港星家庭农场场主 李建林:秸秆还田以后,在管理方面,抗病能力高,防虫好,虫害少。像我这水稻今年就喷一次药,没有喷第二次了。一般正常在我们南方地带,种水稻喷农药起码应该两次三次以上,但是我今年这个水稻就喷一次,就不会发病,不会有虫害。

­  不仅如此,今年的早稻农场还迎来了大丰收。

­  金星港星家庭农场场主 李建林:我这一季割这些水稻的总产量是平均一千五百多斤,那个来帮我收割水稻的山东人说,我在你们南方到处收割水稻,还没有收过一片像你这样好的水稻,产量这么高的水稻。基本上整片一百多亩都没有一块不好的,水稻又好,又不会倒。

­  我县每年产生约6万吨的农作物秸秆,但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每到水稻收成时节,一些小农户就将秸秆就地焚烧,这样做秸秆得不到有效利用,而滚滚浓烟又严重影响环境。绿洲生化有限公司通过科技创新,研究出有机碳菌液,通过秸秆还田实现秸秆的有效利用。

­  福建绿洲生化有限公司技术员 陈其发:经过秸秆处理以后还田,一个是增肥利益,等于给土壤施了一次有机肥,起码一亩有达到一吨以上的有机肥,一个就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据介绍,农户普遍认为燃烧秸秆可以产生富含钾的草木灰肥料,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秸秆焚烧过后的草木灰pH值高,会使土壤碱化,碱化的土壤不利于农作物化生长,而且很难治理。焚烧秸秆可以节约成本的观念其实也是错的,技术员给我们算了一笔账。

­  福建绿洲生化有限公司技术员 陈其发:秸秆还田跟烧掉当然有区别,但细算下去就是,投资很少,收益很多。因为它的成本大概是一亩两百来块钱,但是它等于给土壤施一次有机肥起码一吨,一吨的有机肥,现在也要有一千块左右才叫标准的有机肥,一般五六百块的有机肥都是没什么效果的。

­  用科技方法让秸秆还田好处多,但在实际运用中还没推广,特别是一些种植面积小的农户无法采用。对此,绿洲生化有限公司也研究了一套简便的方法。

­  福建绿洲生化有限公司技术员 陈其发:比如小农户才一块几分地一亩地,机械操作就比较不好操作,但是我们也有一套比较合适的方法就是,堆高起来,洒我们绿洲生化有限公司的菌种,堆高,然后把它盖住,直接就发酵成有机肥,这个方法也是很好操作的,然后等到要用的时候摊开就变成了很优质的有机肥,可以直接肥田。

­  采访中,技术员也表示,希望广大农户能够逐步改变观念,通过科学方法处理秸秆,从而促进农业增产增效。(记者:陈旭玲 陈愫达)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诏安:保护建设优越生态环境 锻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