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诏安 > 诏安新闻 > 正文

诏安残疾人承包荒杂地以“鸭胆子”闯出新路子

2016-07-26 11:15 来源:闽南日报 0

­  7月17日一早,诏安县梅岭镇明达香家庭农场的农场主张呈达便来到快递公司,把农场种植的“鸭胆子”样品寄到江苏省某制药厂,待厂方检验合格后,今年农场里收成的五吨“鸭胆子”就不愁销路了。他以实际行动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树立了榜样。

­  1958年,张呈达出生在诏安县梅岭镇宫口小渔村,小时候由于一次医疗事故,导致他的腿部落下三级残疾。当地村民主业是耕海牧鱼,而张呈达却因肢体残疾,无法下海捕鱼,只好另谋出路。2003年,张呈达承包60亩的荒杂地种植树木并养羊,但好景不长,由于他缺乏相关的种植、养殖经验,收效不佳。

­  为了扶持残疾人就业实现脱贫,2014年,梅岭镇政府聘请张呈达为环境卫生监督员,让他负责监督下宫公路石城至宫口、赤石湾、南门等路段的卫生。对于这样的好差事,张呈达没有好好“珍惜”,2015年,便把它“让”给身边比自己更需要帮助的残疾人,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  “鸭胆子”别名苦参子,是一种中草药材,可以用于治痢、抗疟等。在一位广东朋友的推介下,张呈达开始尝试种植“鸭胆子”,创办了明达香家庭农场。张呈达向亲戚朋友借了数万元用于购买“鸭胆子”苗,并进行场地整理,还多次到云霄、漳浦等地学习种植管理技术。

­  “‘鸭胆子’生长良好的话,每亩可收成600多斤,我的60亩地可收成5吨,如果全部销售出去的话,可以有15万元左右的收入。”张呈达高兴地说。

­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张呈达也不忘带动身边还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家庭农场吸纳的十多名职工全都是东门、南门、赤石湾等村贫困残疾人,农场为他们缴纳了社保金。对身边的10多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张呈达给予关心、支持和扶助。东门村村民林继平一家3口人,夫妻都是三级残疾人,生活拮据,发展无门,张呈达得知后,拿出数千元支持他向村里承包一池小鱼塘,使得他一家生活有了保障。曾是捕鱼能手的宫口村村民沈炎龙因患脑溢血落下二级残疾,张呈达便将自己两只小羊送给他饲养,逐渐实现规模发展。今年5月,他的明达香家庭农场也被漳州市助残创业协会纳入会员单位。 ☉黄尖郑静燕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旺农贷”成了诏安农户的“及时雨”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