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百年传统竹编漂洋过海 到欧美装饰“圣诞”
2015-12-04 08:56 来源:海峡导报
0
西方传统节日圣诞节即将来临,诏安县太平镇白叶村的村民更加忙碌了,他们手工编织的竹编、藤编工艺品,经过深加工,有的将漂洋过海,成为欧美国家新一年的圣诞节装饰品。
据悉,该村的竹编手艺已有近百年历史,如今年产值可达200万元以上,成为村民致富的来源。
◆白发苍苍的老人做起竹编来也不认输
竹编工艺 已有百年历史
昨日,在白叶村村口,几辆大货车停在路边,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把竹编制品往货车上装运。白叶村距离诏安县城30多公里,是一个客家人聚集的边远山区村庄,人口有6000多人。这个大山内的村庄近年来新建了不少“洋楼”,特别是进村道路两侧全部都是三层以上的楼房,足足有数十间。大山里村民致富的秘诀,就是这有着近百年历史的竹编。
原来,村里林木茂盛,竹藤资源丰富,据村里的老人讲,民国时期白叶村就有村民做竹编。那时候因为山多田少,农田种植的收入难以维持全村人的生活,许多人外出打工谋生。后来一部分在广东谋生的村民回家,同时也把竹编这门手艺带回了家乡。勤劳智慧的白叶村民充分利用村里的自然资源,把竹编作为白叶村的传统手艺一代代传承下来。
经过数十年的传承,如今白叶村男女老少都会做竹编,大山里的竹子、藤蔓经过村民们灵巧的双手编成了一件件竹篮、竹篓、竹筐,甚至编成一些精美的工艺品。据村干部陈君胜介绍,村里在做竹编的主要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不乏老人和孩童。年逾80的老人陈秀娇就是其中的一位,虽然手脚不如年轻时灵活了,但多年的编织已使她熟能生巧,只要有空,老人就会拿起手中的活,一如既往地做竹编。一天还能编上四五个竹篮。村里小孩子放学后或节假日也会学做竹编,作为自己平时的零花钱。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