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东溪河道采砂管理“釆售管分离” 一举多得
你采我买,就可杜绝采砂乱象吗?
西姑山采砂场是2011年综合整治后留下的诏安县三大采砂场之一。在现场,记者看到,客户在进采砂场前,先由诏安县河砂管理办公室派出的现场工作人员对车辆进行丈量运载方数认定,并登记造册。随后车主根据方数购买砂票,再到指定装砂地点,由采砂中标方按票面砂方给予装砂上车,再经河砂办工作人员验方、登记台帐并上报河砂办监控室后方可出车。
“我们一天要接好多电话。”在诏安县水利局,河砂办监控室操作员小沈边答复记者,边挥笔“唰唰”地在本子上录入进沙场的时间、车辆类型、装砂量等详细数据。
现场登记、购砂票证、验方登记、监控记录,四轮手续的“釆售分离”流程看起来严密无缝,但时间一久,问题还是显现了。
诏安县水利局局长黄朝晖向记者罗列了五大常见问题:中标方在装砂时向购砂车主收取上车费的行业陋规屡禁不绝;购砂车主为追求利润,私自偷加车厢栏板,私自改装车辆、套换车牌以增加装砂量,致使国有资产流失;全县私人堆砂点众多,擅自提高砂价,并将河砂运到邻县及广东销售,加大了管理难度;水利局部分人员参与售砂,日常工作受到极大影响;由于水政大队作为管理执法单位参与河砂经营造成管理执法不到位。
“管理部门集销售权和管理权于一身,就好比赛场上运动员也当裁判员,如何保证‘赛事’的公正?”黄朝晖反映的问题,也是诏安县河砂管理中的“最后一公里路”问题。
为进一步完善“采售分离”模式,全面提升河砂经营管理水平,诏安县委、县政府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创造性地提出“采-售-管”三分离模式,即把河砂经营业务委托给县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达到销售权与执法权分离。

福建省诏安县对河砂的管理采取开采、销售、监管相分离的运作模式,图为获得开采资格的采砂企业生产现场。 吴隆重 摄
设在诏安县水利局的监控室可以清晰地看到河砂采砂现场。 吴隆重 摄
在西姑山采砂场,记者看到诏安县河砂办公开发布的砂场相关信息,“采砂场监督举报电话”一栏中,赫然写着诏安县水利局局长黄朝晖、副局长沈一杰等人的手机电话,监督举报直接找水利局长,河砂监管力度可见一斑。
事实上,河砂管理中,为确保领导、精力、时间三到位,诏安县成立了河砂领导小组,即由县委常委为组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和县公安局长为副组长,县水利、监察、政法委、公安、国土、交通等部门及东溪沿线的官陂、霞葛、太平、西潭等有关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诏安县东溪河道采砂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黄朝晖说,这样一来,改变了原先“多头管砂、各自为政”的局面,真正实现各部门联动,进一步强化了对河道采砂的组织领导。
“河砂监管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也是一项民生工程,要做到能干成事又不出事。”诏安县副县长沈义东总结道,“这就要求各部门一要头脑清醒;二要心中有数,科学采砂;三要手中有粮,人、财、物要到位;四要脚踏实地,既要依法行政又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工作要稳又要准。”
10月30日,福建省水利厅在诏安县召开全省河道采砂监管现场会,全面推广诏安县的
经验做法,着力提升福建河道采砂监管水平,有效维护河势稳定、防洪、通航、涉河工程和水生态环境安全。(黄丹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