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浦 > 漳浦新闻 > 正文

漳浦赤湖镇近2万亩大葱滞销 农民多血本无归盼转机

2015-03-12 10:56 来源:闽南网 3
漳浦县是全国春季大葱主产区,而赤湖镇是漳浦大葱最主要的产地。

赤湖镇一加工厂的工人正在田间收购大葱,走在前头的这位大婶家种有18亩至今没卖出去

赤湖镇一加工厂的工人正在田间收购大葱,走在前头的这位大婶家种有18亩至今没卖出去

  农民为腾出土地 或贱卖大葱给加工厂

  记者来到田间之时,正好遇见一家本地加工厂的工作人员正在装运大葱。“现在都没人要买了,一亩300元换送。”问及现在的收购价格,这位工作人员说,先前他所在的加工厂以2000多元一亩买下了这批大葱,现在亏损严重。

  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春节过后,大葱价格在一亩200元至300元左右。而现在村民为了腾出土地,准备下一季的播种和种植,要让加工厂无偿收购这些大葱了。“都要亏了”,在场的几位大婶也纷纷表示,家里种植的大葱都没卖出去。其中,来自前湖村的大婶家种了18亩。

  大葱不易腐烂,如果遭废弃,堆积于田间地头,可能引发臭味。在采访中,赤湖镇镇长洪艺明也讲到,如果大葱最终无法销售出去,滞留堆积,镇政府还要花很多资金进行清理。目前,镇里正与当地企业、加工厂等,想法设法,着力解决。

  政府设法解决“大包袱” 将鼓励多种经营

  90年代末,赤湖镇开始种植大葱。因自然、土壤等自然条件优势,符合市场需求,大葱给村民们带来可观收入。镇上13个行政村,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大葱。而今这些大葱却成了“大包袱”。

  赤湖镇的大葱主要销往韩国、日本,以及东北、北京、山西、太原等国家或地区,今年大量滞销主要源于市场需求的变化。赤湖镇党委书记林龙喜分析说,其原因主要是国内大棚蔬菜的推广,北方地区的大葱产量增多,对南方所产大葱的需求减小。因多种原因,出口订单也在减少,如日本转向越南等国家进口蔬菜,今年进口大葱的订单较往年减少三分之二。

  2015年春节前,大葱刚上市不久,该镇政府便召集加工厂、企业、大葱协会等商讨应对措施,尽可能推介赤湖大葱,让外地客户多来收购。“接下来将引导各村委会、行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利用各种形式,各种途径转变产业结构。”赤湖镇副镇长郑建华表示,镇里还将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村民进行大棚种植或转向其他农产品等多种经营方式。

  (闽南网记者 王惠敏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未婚男女同居因拆迁改造吵架 男友烧屋女子被困
下一条:漳浦成立巡回检察环保工作室 在福建尚属先例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