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清代老护照打开漳浦老侨领漂洋过海的传奇
2015-10-28 08:59 来源:闽南网
0
这张落款为1897年的清代护照,渐渐打开早年国人踏出国门的历史扉页。
□相关阅读
中国历代护照
长期从事外交和领事工作的护照研究专家范振水曾出过《中国护照》专著,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护照从古至今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
以护照形式作为出入边塞关津的证件,在古代中国已实行了几千年的时间,其材质有竹简、布帛、木板、金玉、纸张等。不同时代,称谓也不同。夏、商、西周时期的护照雏形称为“牙璋”和“圭璋”。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称为“封传”和“符节”。宋代护照又演变为“关引”、“符牌”两种新的护照,元代则以“公验”、“腰牌”为主,明代护照又出现了“文牒”、“关照”、“符牌”和“堪合”等形式。
在清朝中叶之前,中国并没有“护照”的概念。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开始授权驻在中国境外的领事馆或海关,发放型式不一的护照,颁发制度也从简陋转趋正规,除了总理衙门之外,驻中国各国领事馆皆可发放。其作用或用途并不是一种身份凭证,而是由政府的相关部门或机构签发的通行证。(海都记者 苏禹成 胡婧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