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鬼乡》拍摄过程背景介绍 历经14年坎坷上映
《鬼乡》贩卖伤痛?零宣传 保护演员是首位
《鬼乡》剧照
不论在筹措经费,还是拍摄的过程中,以及上映之后,对于《鬼乡》,一直都有质疑的声音,认为电影是在利用慰安妇的苦痛经历来达到商业目的。于是“画面尺度”从一开始就困扰着创作团队。最后,还是一位参与过众筹的初中老师的亲身经历,影响了他们的决定。
这位老师曾经和他的学生们讲述过慰安妇的故事,他告诉学生们“慰安妇奶奶们被带走受苦了”,后来有学生追问“为什么奶奶们要被带走?”......而“奶奶们”究竟要承受怎样的苦难?她们又为什么被带走?这些问题似乎正是这部电影应该为大家解答的。
后来我们看到的影片中,对于日军施暴的镜头都没有刻意回避。为此影片遭到了“过于直白”的批判,特别是让十分年轻的演员出演,更让许多人难以接受。就好像金基德导演的《莫比乌斯》上映后,徐英洙的出演令影片遭到许多道德质问。但即便如此,《鬼乡》最终被定级为“15岁可观看”——15岁这个年纪,恰恰是片中这些少女的年纪。
《鬼乡》中与慰安妇少女发生交感的现代少女
事实上,参演《鬼乡》的演员们包括在日侨胞,都是自发性的参与者,除了几位成人演员外,都是非职业演员。并且片方一直都在竭尽所能的保护这些小演员不受伤害。
《鬼乡》从最开始低调上映,到如今稳守冠军宝座,饰演慰安妇的小演员们自始至终都没有在任何宣传活动中露面,更拒绝了任何采访请求。片中饰演慰安妇少女静民一角由姜荷娜只有15岁,饰演英熙一角徐敏智也仅有20岁出头,她们都是在日侨胞的后代。“‘慰安妇’本身从来不是《鬼乡》宣传的重点,我们绝不会做贩卖伤痛的事情,”《鬼乡》的宣传方负责人曾对媒体这样解释道,“比起任何事情,在高度的关注下,对于少女们的保护是第一位的,无论怎样好的意图也有可能向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公众对影片本身的误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这些在日本生活的孩子们的正常生活和安全,同时也是对仍然健在的受害者的尊重。据宣传方负责人介绍,《鬼乡》在上映前曾组织了一次针对慰安妇老人的VIP试映会,是绝对非公开进行的。
《鬼乡》诉求人权平等 《东柱》正视&铭记历史
《鬼乡》片名意在召唤魂归故里 从《牛铃之声》(2009)到《亲爱的,请别跨过那条江》(2014),再到如今的《鬼乡》和《东柱》,这些电影都证明了即便票房垄断再严重,商业大片再厉害,有诚意、走心的文艺片还是可以成功的,同时它们也完美诠释出了一个电影人必须铭记的真理:电影,并不是讲钱,而是讲真情。
《鬼乡》的海报上写着一行文字:是什么将少女们送往地狱。要回答这个问题,也许大家马上会想到日本、日军、日本帝国主义,但实际上,这并非单纯某个人的问题。赵导演曾经解释道:“慰安妇问题并非一日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非常普遍的女性人权问题,再拍摄的过程中,作为一个男人,我的罪责感十分巨大。”而同时,铭记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一位慰安妇老人就在看过影片后说道:“感谢《鬼乡》让大家记住我们曾经遭受过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