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发现长约60厘米太平天国古剑 为历史提供佐证
2014-10-22 08:23 来源:闽南网
0
云霄县博物馆确定,该剑是太平天国残部将士途经云霄遗留的古剑。
确为古剑 将收藏于博物馆
昨天上午,经过2个多月的鉴定,云霄县博物馆认定,这把铁剑是太平天国残部将士途经云霄遗留的古剑。得知此消息,方灿艺欣喜万分,决定把剑交给云霄县博物馆收藏保管。
随后,云霄县博物馆馆长、研究员汤毓贤来到下河乡七高磜村,将一份“入馆文物收藏证书”交给了方灿艺。
“说起古剑发现的来历,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呢”。汤毓贤介绍,这把清同治年间古剑的发现,对研究太平天国残部途经云霄的历史,提供了实物佐证。
太平天国残部遗留下的
汤毓贤曾著《南国残阳》一书。他告诉记者,清同治三年(1864年)农历六月十三日天京失陷前夕,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率部分太平军经苏浙突围出走,转战于赣、闽、粤三省。农历九月十四日占领漳州府城,二十四日进陷云霄城。李世贤率部攻占漳州后,列王朱义德、天将宋北斗也随之攻入云霄,占据厅城长达7个月。
闽浙总督左宗棠率湘军、淮勇(李鸿章在安徽招募的军队的称谓)与英法联军大举入闽,围剿侍王所属太平天国余部。同治四年四月二十八日,云霄、漳浦两股太平军从西路往南岭门经车圩一路悄悄撤往平和。当天中午,祥王黄隆云率驻云霄太平军余部刚撤入平和地界,有部分兵员散失。进入七高磜后,与当地村民融合,便埋剑安居,才有百年后此剑的出土。(海都记者 梁政 通讯员 方章雄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