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县推进国家级生态县建设 为发展擦亮绿的底色
为发展擦亮绿的底色 ——平和推进“国家级生态县”建设走笔
绿色生态,是平和最大的民生。
“城在林中、水在城中”。近年来,平和县按照“百姓富,生态美”的总体要求,围绕建设“生态平和”目标,将“绿色生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2015年,平和跻身国家级生态县行列。
平和三平铁皮石斛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黄水成摄
“绿色发展”逐渐让平和人的生活变得更清新,在这里,绿色生态,成为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发展主题。
生态茶园“绿”更好
冬日早晨,沿盘山路到达海拔900多米的平和县霞寨镇高峰茶场采访,层层叠叠的梯田茶园在脚下蔓延,犹如上天台阶,与双尖山相望,1000多亩的白芽奇兰茶均匀分布在连绵起伏的七八个山上,不同山头同一水平线的碧绿茶畦整齐划一,规模宏大。
茶,是平和三大农业绿色食品之一。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12.5万亩,产量1.2万吨,茶叶产值20亿元,涉茶人口10万多人。
茶作为平和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成为平和眼下新课题。
“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平和县委、县政府给出了答案。
平和县根据“规划科学化、建园梯层化、路网水泥化、路旁绿树化、梯壁留草化、用水灌溉化”的原则开展高效安全生态茶园建设,在茶园的顶部、周围种植乔木防护林;在茶园主干道、支道两旁种植红豆杉、野牡丹、樱花等各种苗木,通过茶园梯壁种植护壁作物,促进茶园生物多样性,增加天敌物种,减少病虫害,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防止茶园水土流失,促进可持续发展。
筑好巢,自然引来好凤凰。据了解,2016年1月7日,漳州市九龙江集团有限公司、漳州市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平和县政府正式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在霞寨镇高峰茶场合作投资开发福建九龙江高峰生态谷项目,项目投资达10多亿元,建设高峰茶世界、榜眼府文化区、 (下转第二版)
官峰驿站、鹅将军乐园、下官峰世外桃源历史文化生态旅游风景区。
而这,只是平和县茶产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平和以实施现代茶业项目为依托,加大资金、科技投入,实施现代茶业项目工程。2008至2014年度,全县现代茶业项目共投入资金1亿多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扶持资金3000多万元。建设生态茶园2万多亩,清洁化改造茶叶初制厂35座。实施现代茶业项目以来,形成了以大芹山为中心, 九峰、崎岭、霞寨、大溪、国强、安厚6个乡镇连片发展的,结合旅游观光景点建设的集生态茶园、观光茶园为一体的重点茶区,精品茶区,为持续推进平和现代茶产业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了良好基础。
“以生态为特色,发展为核心,转变发展方式为关键,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平和县茶产业发展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