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制造”迈向2020 龙头带动产业转型助力优化升级
“漳州制造”迈向2020——我市加速工业跨越发展纪实
连日来,龙海福能风电场三期工程加快施工建设。总投资20亿元的福能风电场属省重点项目,一期隆教风电场、二期黄坑风电场分别于2010年10月、2012年5月开工建设并已投产。在建的三期新村风电场投资约4.3亿元,目前24台风机已全部完成基础施工,并完成吊装20台,今年7月部分设备即可实现投产发电。该项目全部投产后,68台风机年可发电3亿千瓦时。 龙闻 郑武勇 摄
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2025》于5月19日正式公布,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第一步“十年计划”分为两个阶段: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中国制造2025》出台 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其中,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第二步:2035年,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与之高度契合的是,在漳州,这座曾因农业而闻名的城市,一个新的工业梦想正在拔节,一个关于工业跨越发展的篇章正在龙江大地上书写着。
时间回到2014年9月27日,漳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正式提出“强力加速工业跨越”,号召全市上下铆足干劲,推动漳州工业实现更大跨越。今年2月7日,《中共漳州市委、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速工业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意见》提出至201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50%,规模工业总产值8000亿元。至2020年,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基本建成结构更优、质量更高、竞争力更强的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
紧紧围绕加速工业跨越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突出重点产业支撑,加快推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漳州工业发展提速提效,“漳州制造”正以更有力的步伐迈进。一组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漳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20.63亿元,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9.3%)高出2.7个百分点,累计增速连续16个月居全省第一。4月份当月实现工业增加值103.14亿元,增长11.7%,居全省首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