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太武山麓格林苏氏“同字形”建筑 倾颓的私塾“小隐”

2015-05-13 10:10 来源:闽南日报 0


 守在村口的木棉树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悬挂在格林苏氏大房祠堂的匾额“辛亥革命志士”,苏眇公,是我的祖父,故居就在石埕里,和苏攀同属大房后代,系格林苏氏大房二十一世,只是他们相距十世,时间跨度达到500多年。慢慢梳理,发见祖父和苏攀真有所牵扯。1911年,苏眇公奉孙中山先生之命,从日本赶回漳州,组织光复大计。革命成功后,苏眇公被推举为临时议长,主政漳州,从职位来看,这也算是“正四品”了。500年后,格林苏氏家族又出了个“知府”,真是机缘巧合!一如苏攀,苏眇公名气也大得很,他跟随帝师陈宝琛辗转日本、印尼,图谋革命大业。在推翻帝制之后,他以笔当枪,锋芒毕露,矛头直指反动当局、外国侵略者,为民鼓与呼,赢得了“眇公笔”的美誉。故乡格林之于苏眇公,独具情愫。他在前清秀才父亲创办的私塾“小隐”修学,“小轩半揭青苔生壁上,隐梦方酣林鸟唤窗前”(“小隐”的对联)——那曾经的镜像,是很惬意的。后来为避反动当局追捕,好几次就是逃回故里,藏身石埕里那故居的阁楼,一次次躲过劫难。故里,是他的避风港;而他,对乡亲们也关照有加。在厦门报馆谋职时,家乡人生活拮据了,找到他,他都尽其所能给予接济。家乡人被土匪绑架了,央求政府无功而返,找到他,以他的名气,一封信函,土匪立马放人。在我仔细打量祖父时,犹觉他内心的强大,大到敢于骂“皇帝”、都督,大到“虽九死而犹未悔”,大到“土匪”、军阀也惧他三分。在他诗、文、书法俱佳而蜚声海内外时,我隐隐看出他更像个乡绅,一如苏攀。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测年龄的app叫什么?“how-old”火爆漳州朋友圈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