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计划新建整治道路 公共自行车租赁将遍布市区
步行道规划
公园、古城、绿道纳入步行道
步行道规划以慢行交通需求预测为基础,重点考虑步行交通聚集程度、地区功能定位、公共服务设施分布。
市民对步行道路现状满意度调查结果
其中,步行一类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包括九龙公园—新华东片区、芝山片区、古城片区、碧湖片区等21个。
以通达性、连贯性为目的,步行路径划分为三类:步行主通廊、次通廊、连通道。
主通廊主要沿交通性主干路、生活性主干路两侧道路用地空间和防护绿带设置。
次通廊也可称之为片区主廊道,主要利用城市生活性干路和次干路两侧道路用地空间设置。
连通道主要是沿城市生活性次干路和支路两侧道路用地空间和公共开放空间设置的步行路径。
漳州还将在独立于城市道路的空间上设置步行专用通道。规划相关人士称:“结合已有的绿道规划、漳州古城及周边片区交通改善规划等,重点将具备独立步行通行功能的各大公园内部路、漳州古城、绿道纳入步行专用路。”
此外,规划还提出全市主干路及以上等级城市道路的过街设施设置的规划指引,同时结合已编立体人行过街设施规划,考虑现状立体人行设施情况,规划一批立体人行过街设施。
规划新建人行天桥主要分布在医院、学校、商圈一带,如漳州市医院至漳州市政府路口、漳华路175医院路口、九龙大道至客运中心站、九龙大道至万达广场等。
自行车道规划
租赁点终端设在各小区
自行车交通设施网络规划同样根据人流量分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
一类区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及碧湖片区一带,并将具备自行车通行功能的城市绿道纳入,作为自行车专用路。规划布局一级自行车道所结合的绿道包括南江滨观光绿道、胜利路康体绿道、九龙大道休闲绿道、龙江路景观绿道等。
同时规划建设慢行休闲走廊,即滨水慢行休闲走廊、都市慢行休闲走廊、郊野慢行休闲走廊,使之成为串联中心城区内部绿地公园与外围郊野公园的主要连接通道。包括南北江滨路慢行休闲走廊、胜利路慢行休闲走廊、九十九湾慢行休闲走廊、圆山大道慢行休闲走廊、西洋坪路慢行休闲走廊等,在圆山新区与主城区形成圆山大道—龙江路—漳华路—西洋坪路、西环城路的环状慢行休闲系统。
此外,公共自行车系统也作出规划。目前,漳州已在碧湖公园、江滨公园、荔枝海公园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不过点与点之间尚未联网。从未来看,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将遍布市区,并且相互联网。针对漳州慢行交通定位,公共自行车重点应满足居民出行、休闲双重需求,所以租赁点将重点布设在大型休闲景点以及具有出行吸引力的重要公共服务、交通节点,而终端则为各小区。
建设计划
包括古城、碧湖、“五馆一歌”片区
漳州近期建设计划涵盖三个片区,包括古城整治改善片区、碧湖提升优化片区、“五馆一歌”(即城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艺术馆、城市规划展示馆、歌剧院)建设区。
新建九龙大道—客运中心站(荣昌花园南门)、迎宾大道—龙文南路(福隆城—圳头小学)等人行过街设施,改扩建7座现有人行过街设施。
依据中心城区规划道路网络,结合绿道网络系统和相关设施,协调其他交通方式的关系,近期共新建一批道路、公共自行车站点,并整治部分道路。规划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包括闽南师大站、江滨公园驿站、碧湖生态园2号驿站、奥体中心公交枢纽站等。
此外,规划还首次提出,近期应成立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组织机构,承担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建设、管理工作。(海都记者 苏禹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