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漳缎”中式服装亮相APEC 面料华美熠熠生辉

2014-11-12 09:08 来源:漳州新闻网 1
APEC领导人的女配偶服装采用漳缎面料,袖口的纹样也是海水江崖纹。

  漳缎工艺传入江浙 始有“漳缎”之称

  漳州民俗专家郑惠聪介绍说,据历史记载,唐朝末年,漳州就有人织缎布和绒布。后有人进贡朝廷,大获皇室青睐,官方遂下令民间不得使用缎布和绒布。“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在漳州市郊六石、市后、山头顶、步尾一带,逐渐出现了一些生产缎布和绒布的“专业村”。到明代,漳州的海外贸易迅速发展,月港成为当时从中国经马尼拉(吕宋)至美洲“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启航港。漳州城内手工业发达,纺织品漳纱、漳缎、漳绒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在月港的带动下,东门街(今新华东路)和浦头街成了商品集散地。东门街一带,就聚集了许多染坊和布庄。“由于漳州生产的缎布和绒布面料较厚,更适合北方人保暖,元末明初之际,南京、杭州、苏州等地的很多师傅专程南下学艺,同时聘请漳州师傅北上传授,这样就形成了‘漳缎’、‘漳绒’的纺织品牌。”郑惠聪说,“据传当时一身漳缎,等于一两黄金。到了明末,漳缎工艺更集中地传入苏州。”

面料为“漳缎”的APEC领导人女配偶身穿的“新中装”。

面料为“漳缎”的APEC领导人女配偶身穿的“新中装”。

  漳缎面料华美 穿上身熠熠生辉

  陈钟辉在漳州刺绣传习所向记者展示了一些文物工艺品,“漳纱以生丝为主,表面摸起来较粗糙;漳绒以绒为经,以丝为纬,织物表面有绒圈或绒毛;漳缎则将生丝经酸软化,然后抽成更细的丝织,表面比较细滑,而且有光泽。”他指着一幅清末寿联织绣藏品,说:“上面绣的‘北海樽开延寿酒,南天辉映老人星’这14个字是典型的漳绣,而红底的面料则是漳缎,很鲜亮!”

  “漳缎生产非常有讲究。”郑惠聪介绍说,选材必真丝细麻,制造必机规严谨,漂洗必不混杂质,磨光必适度,染晒温度必适中,边幅修整必到位。在清代,宫廷贵族多用漳缎作为服装、鞋帽及装饰的面料。“漳缎具有质地柔软舒适、外观雍容华贵、着装走动熠熠闪亮、使用经久耐磨不褪色的特点。”郑惠聪说,“你看,APEC领导人的女配偶服装面料是漳缎,色彩鲜艳,走时会发亮。”

  漳缎在漳落没 苏州繁荣延续

  “由于漳缎主要供贵族做服饰面料,民国期间经济萧条,做的人就少了。在解放初期,东门街仍有个别漳缎小作坊。1955年后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漳缎被视作封资修产物,漳缎停止生产,一些漳缎师傅被迫改行。”郑惠聪说,这以后漳缎在漳州就少人问津了。

  问及漳缎目前在漳州的传承情况,陈钟辉不无遗憾:“漳州已经没人做这个了,清末寿联织绣藏品也是从我奶奶手里传下的。”陈钟辉现为漳绣第七代传人,因家学渊源,他创办了刺绣传习所。“漳缎传入苏州,那里一直有养蚕纺织的传统,所以那里能繁荣起来,并且工艺不断精湛。”陈钟辉回忆说,小时候,芝山西面马鞍山路一带有种桑养蚕,后来城建变迁,“没人养蚕了,漳缎的民间生产几近绝迹。又因漳缎工艺复杂,肯学的人很少,以致目前出现绝迹的窘况。”此次,APEC领导人的女配偶服装里,面料用到了“漳缎”,虽是苏州制造,但也让陈钟辉感到振奋,毕竟这种丝织工艺源起漳州。

  APEC领导人的女配偶服装采用漳缎面料,袖口的纹样和男领导人一样,也是海水江崖纹。据了解,设计师选用海水江崖纹,是想从服饰上传达出21个经济体山水相依、守望相助的美好寓意。而这纹饰也不禁让人联想到漳州月港:明朝中后期,它一度成为我国海洋贸易中心港口。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从月港出发,中国与亚太国家很早就开始了经贸往来。漳缎作为漳州名产之一,曾沿着开辟的海上贸易航线远渡重洋,畅销海外。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漳州牛庄文化创意产业园即将落户芗城区漳响路
下一条:漳州未来三天有冷空气来临 鸡冠花开红了村边院落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