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人工智能 漳州智能交通指挥系统有望10月投用
川流不息的胜利路。记者刘铭明摄
今年,我市进行智能交通指挥系统一期建设。什么是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它有什么功能,它的建成对城市建设有什么作用?本报今日特刊发一组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核心提示 漳州智能交通指挥系统有望10月投用啦!这是近日记者从市交警支队获得的好消息。目前,该系统正在进行内外场的紧张施工中,建设后将涵盖芗城、龙文两区,填补我市交通系统空白。
项目进度一览表、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外场点位图、每日施工计划表……8月19日上午,记者在公安智能交通指挥部看到,项目监理和业主正在指挥部里制定当日的工作计划,气氛严肃。指挥部四周的墙壁上贴满了工作制度、项目进度等,一条大红色横幅上写着“争分夺秒抢工期,一丝不苟创精品”的醒目标语。
“我们每周都召开例会安排部署道路建设施工作业,每天都有施工计划,每个月会做一次小结,做到制度上墙,进度上墙,加快工作进度,推进工作落实。”市交警支队教导员刘开亮告诉记者,由于受天气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该系统的建设比原计划推迟了几个月,为了赶进度,工作人员经常见缝插针地进行施工,技术人员还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施工巡查,白天在不影响市民通车便捷的同时监督道路改造施工作业。
云计算+人工智能
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对漳州人来说有点陌生。市交警支队卢健告诉记者,所谓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就是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及服务控制等方面,加强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使路网上的交通流运行处于最佳状态。“通俗来说,就是做到:“眼明”,通过交通流采集、电子监控、业务数据交换等各种手段及时掌握路面情况;“脑智”,采用云计算技术搭建的集成指挥平台充分挖掘分析各种数据,准确判断交通态势,科学组织道路交通,智能控制交通;“手快”,通过信号控制系统、诱导系统迅速进行交通组织,及时调用离警情发生地最近的可用警力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置警情,最终实现信息采集全面化,交通组织科学化,指挥调度扁平化,路面管控精细化,信号控制智能化,信息服务便捷化。”卢健说,“这就好比一个人,通过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在大脑经过思考后,对人体做出动作指令。”
实现城市道路管理智能化和高效率
近年来,随着漳州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市的城市面貌有了全新的改观。经济的发展支撑了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和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已远远不能适应城市交通的发展需要。城区交通秩序混乱、拥堵等问题日益凸显,“停车难”、“行车难”日益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
市交警支队教导员刘开亮告诉记者,目前的交通指挥控制系统,由于历史条件限制人民群众对城市交通的需求与日俱增,道路基础设施、交通管理、投入不足等种种原因,存在着技术落后、不规范、未形成统一的核心整体,交通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已无法满足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需要,而即将于今年举行的省运会,更是对漳州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的一次严峻考验。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提升交通安全,进一步提高漳州市道路交通管理科技化手段,方便广大群众,我市于今年4月出台《漳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暨事故预防2014年工作意见》,意见中提到,将全力推进我市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建设。
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的建设有什么作用呢?“最直接的作用是提高道路的有效利用率和道路通行效率,提高交通警情处置反应能力,提升信息互通共享能力和服务公安、服务城市管理、服务群众出行能力。”市交警支队卢健说,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道路的交通拥挤程度、降低交通事故,改善市区现有路网上的交通运行状况,破解城市交通难题,实现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率,最终实现有序、安全、畅通、经济、环保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体系,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交通管理水平。(记者 戴岚岚 见习记者 蔡柳楠 通讯员 王碧云 整理)
更换交通信号设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