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云计算+人工智能 漳州智能交通指挥系统有望10月投用

2014-08-21 09:45 来源:闽南日报 0

  15个子系统“完美”配合

  十公里江滨通行只要七分钟

  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它包括15个子系统:公安交通管理指挥中心和指挥平台、交通信号控制、交通电视监控、交通流信息采集、交通事故检测、交通违法行为监测记录、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警用车辆定位、单警定位、交通设施管理、交通组织、停车位信息采集、交通信息发布、机动车缉查布控以及通信。市交警支队卢健说:“这些系统各有各的功能,但他们是相互配合的,才能较好地完成指令。”

  部分成员简介:

  交通信息发布系统:

  无时差路况提醒

  交通诱导指的是通过动态交通诱导屏等方式将各类交通路况信息发布到交通现场,让交通组织者全面掌握实时交通状况,提前采取有关措施,最大限度保障通畅。同时,市民在出行时不但能够得到路况及时提醒,降低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还能获得出发时间和出行方式等相关交通指导信息的帮助,促使交通量在整个路网中的负载平衡。动态交通诱导屏有不同的警示等级,通过红黄绿等色阶让市民更直观地看到即时道路交通情况。目前进入市区的所有外围路口均在建设诱导屏,如郭坑大桥、江东桥进市区方向等。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可实现一路绿灯

  通过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协调江滨路、丹霞路口至金峰路口信号灯等措施,可实现江滨路双向绿波效应。“这段路原先开车需要十多分钟,现在只需要7分钟多。”交警人士说,绿波效应是指车辆行驶时,第一个绿灯放行后,行驶到下面数个路口都是绿灯。通过协调道路交通信号灯,可缩短行车时间,车速提高近50%,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减少了由于屡遇红灯,驾驶人等待时间长,甚至心里烦躁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但是受到道路、车流量等条件的限制,实行绿波的路段不能太长。部分路段由于通行的人流、车流多,无法实现。

  公交车优先通行

  通过公交优先感应器,提前感知公交到站时间,通过调整公交车辆与其他社会车辆的路权使用分配关系,减少道路拥挤和红灯等待时长,优先满足人民群众“行有所乘”的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让人民群众“出行更便捷、乘坐更舒适、换乘更方便”,真正实现老百姓一直希望的“公交优先通行”,其本质上就是让“百姓优先”,最大限度提高公共交通车辆运营速度和道路资源利用率。据悉,我市将在迎宾路的5个路口、10个点位上安装公交优先感应器。

  交通电视监控系统:

  快处理突发事故

  哪个路段发生事故,通过监控,我们都能知道,并派员处理。通过视频监控等智能化管理方式,将道路拥堵情况及时反馈到交通指挥中心处理,时效性非常高。由于视频监控系统所记录的图像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实时性和可逆性,在交通事故处置、交通疏导、交通违法取证、及时响应交通突发事件、侦破刑事案件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视频监控的建设不受客观地理条件的限制,安装方便,是最常用也最实用的交通信息监控和采集手段。

  交通流信息采集:

  遇状况随时掌握

  在不同的路段,通过铺设感应线圈得到路面车辆的速度、流量等信息;通过公交车、出租车等车辆和人工上报数据获得关于路面状况的信息和数据。这些动态数据和各级子网获得的车辆信息、道路信息、人员信息等相对静态的数据一起快速上传到交通指挥中心,使交警部门随时掌握道路交通状况。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因地制宜地采用线圈检测、微波检测等不同检测方式,不但能够提高数据利用率,更有利于扩展检测器覆盖范围。(记者戴岚岚 见习记者 蔡柳楠 通讯员 王碧云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漳州市区9条道路下月完善安全设施 进入招投标阶段
下一条:聚焦漳州工业成果展示与产品交易会 海柳雕九龙亮相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