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出了个“马蒂斯爷爷” 偶然随手雕刻哄曾孙
邹合文的木雕作品
老人和木偶红了 可他的作品不卖
邹合文刻了很多木偶。他说自己爱炫,怕人家不知道,还特意摆放在村口孙女开的理发店里,那里进出的人多。
可乡亲们不懂他。“他们也不觉得好看,还笑我吃饱了没事干,刻这些干吗,但我不介意,我自己觉得挺好。”
好在邹志铭懂爷爷。他看到爷爷上完色的小木偶,像发现宝贝一样。“我自己也是学艺术的,爷爷的木偶并不逼真,但形状千奇百怪,非常生动,用色也很大胆,不拘一格,非常有艺术感染力,我觉得爷爷非常有天赋。”
去年年底,邹志铭把爷爷的小木偶推荐到上海艺术设计展。没想到,一炮走红,很多人都在打听,想买。
今年,在几位艺术界人士策划的厦门“锤子与庄子”综合艺术展上,邹合文的作品再次大受欢迎,但无论人们出什么样的价钱,邹志铭都不卖。对他来说,这是爷爷的一种生活态度,他要留下来。
想到什么刻什么 不懂艺术是什么
中国美协会员、漳州籍著名画家黄文佑看了邹合文的小木偶,连声赞叹。他说,这些小木偶非常耐人寻味,结合中国传统漆画色彩,线条简洁,造型生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颇有艺术大师马蒂斯的风范。
也有不少网友称赞,邹合文的作品有毕加索的风格。但邹合文根本就不知道毕加索和马蒂斯是谁,他没学过美术,连字都不认得,艺术对于他来说,更是完全陌生的词汇。
他也不懂什么叫灵感,平时看到什么就刻什么,有点儿印象,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然后刻出来。
“不要说乡亲,连我老伴一开始也嫌弃我,说你这个老头,整天做这个有的没的,看了就讨厌,我儿媳也说,刻蛇刻老虎,看了就害怕,我被他们一说,就少刻这些了。”
后来,他就多刻一些常见的、大家比较喜欢的动物,“木头捡回来后,我就想象,这块木头像什么,像鸟就刻成鸟,像狗就刻成狗。”还有些造型夸张奇特的,怎么想的,他也说不上来,只是想到就刻而已。
邹合文不知道自己红了。他不会上网,甚至连手机都不会用。还是和往常一样,只要有孩子想玩木偶,他就做来送给他。 (海都记者 周杨宁 杨清竹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