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获评“中国长寿之乡” 最高寿老人来分享经验
诏安获评“中国长寿之乡”
昨日授牌;福建省第三个,漳州首个;全省最高寿老人,来分享长寿经验
112岁高龄的沈细龙,身体仍旧十分健朗
岁月的痕迹,镌刻在108岁的黄老太脸上
闽南网6月27日讯 昨日,“中国长寿之乡——福建诏安”授牌仪式在诏安进行。这标志着,诏安成为漳州首个“中国长寿之乡”。目前,我省获此称号的县域还有宁德市柘荣县、泉州市泉港区两个。
据统计,诏安如今存活实足百岁及以上老人有67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一万多人,占诏安总人口数的1%以上。
诏安为何寿星辈出?中国老年协会常务副会长分析原因,生态环境好、富含硒微量元素,书画艺术鼎盛能陶冶性情等因素造就长寿之乡。
百岁老人是如何炼成的?就让112岁的沈细龙与108岁的黄娇娥,为大家传授下秘笈吧。
【探因】
环境好人文优 造就长寿之乡
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结合专家认证,分析认为诏安能成为长寿之乡,主要有这几个因素:
首先,诏安地理位置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是天然的避暑胜地;森林覆盖率达65%,又有乌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天然绿色氧吧”;诏安水资源丰富,亚湖水库是全县的饮用水源,水不经加工处理就可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是全省最优质的饮用水源。
其次,漳州富硒资源丰富。根据勘测,诏安硒含量全省最高,且区域内外界污染破坏少,大都为纯净的原生态处女地,这样的土壤种出来的食物富含硒。而研究发现,硒是抗衰老的最重要微量元素。
还有,诏安文化氛围浓厚。作为书画艺术之乡的诏安,多元厚重的文化是诏安人长寿的重要原因。
此外,诏安有健康的饮食文化,诏安菜融合闽、粤特色,以低热量、低脂肪、低动物蛋白、多蔬菜的食物为主。敬老之风淳厚则是诏安人口长寿的另一大原因。
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诏安县户籍总人口59.77万人,6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有7万多人,占总人口12.28%;80岁以上高龄老人有11529人,占总人口的1.93%;80岁以上老年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为15.7%;存活实足百岁及以上老人有67人。
目前,诏安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统计为77.25岁,高于全国水平2.42岁,并高于中国老年学会制定的考核指标标准0.45岁。
【溯源】
史上长寿福地 现存寿星祠堂3座
事实上,诏安自古以来就是一方长寿福地。据民国《诏安县志》记载,明清时期此地就有百岁寿星8名,在当时可算是凤毛麟角。其中,清乾隆时期的沈起龙夫妇寿终均为126岁,为历代罕见。朝廷官府和寿星子孙,还为寿星立牌坊、建祠堂,以示褒扬和纪念。
全县为褒扬寿星建的牌坊5座,其中男性2座,称为“百岁坊”;女性3座,称为“贞寿坊”。其中,最早建置的“百岁坊”,坐落在县城城内圣祖街北段威惠王庙前。系明万历八年(1580年)为一百岁寿星沈仲立下,至今400多年仍完好。
为褒扬和纪念百岁寿星所建的祠堂,在全县也有3座,现都保存比较完好。
最有名的是县城北关的“龙亭”延禧堂,系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为百岁寿民沈起龙所建。西潭新春埔有一座“五代百岁祠”,堂匾是“七教堂”,这是清嘉庆二十一年以后,为纪念太学生许瑞钟妻沈氏105岁、五代同堂而立。
还有座“百岁祠”,在今南诏镇东北街北门塘边,据说是沈姓子孙为纪念其百岁祖宗所建。
此外,在诏安金星乡湖内村还有一座“百岁楼”。传说有位老人78岁才娶妻育子,活到108岁,其子孙为纪念老人长寿,建了这一座一厅两房的楼房,称为“百岁楼”。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