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频道策划:漳州古桥成街道名 见证老城兴变
探秘频道之“一个好地名,藏个好故事”策划
古桥成街道名 见证老城兴变
东、西桥被纳入西桥街道管辖范围,延伸出的街是现在的修文东、西路,而新桥街道的新桥头曾是物流集中区
新桥遗址,位于市区江滨路解放路闸口
闽南网5月14日讯 西桥街道、新桥街道、北桥菜市场、桥南社区、太古桥牛肉面、东桥亭庙……
在漳州,与桥有关的地名涵盖了行政单位、集市、餐饮、宗教等领域。作为一座水城,漳州古桥众多,如今漳州市区仍有两个街道名称带有“桥”字,它们是西桥街道和新桥街道。
之所以带“桥”字,是因为这里古时都有一座桥。若要问桥背后的故事,还真的有得说:西桥街道内的东桥,古名“名第桥”,是为纪念漳州首位进士而取。在新桥街道,民国初年有位商人陈雪斋,因为吃饭时的“AA制”付账,为后人留下了漳州版的AA制一说。
需要提醒的是,与您分享了地名里含有“铺”、“县”、“寨”、“桥”字的故事后,海都报推出的“一个好地名 藏个好故事”策划今天正式画上句点。当然,也欢迎您拨打海都漳州通2050110或海都热线通968111,与我们分享更多劲道的故事。
【西桥街道】
东桥又叫名第桥 为纪念漳州首位进士
漳州古城分内城和外城,其中,内城为官衙府库,内城外有护城河绕城,东、西桥就建于漳州古城的护城河上。
位于古城东护城河上的东桥,古名“名第桥”。宋朝方志明确记载,唐朝元和年间,东桥建成,此时刚好郡人周匡物中了进士,成为漳州历史上最早登科的人。为了纪念这件大事,因而将桥命名为名第桥。又因为在内城东边,东桥的俗称便流传下来。
东桥对面,位于西护城河上的西桥,古名“登仙桥”。据记载,这个桥名的由来,同样是为了纪念周匡物登第这件事。
漳州市政协海峡文史资料馆馆长江焕明说,虽然方志上没有明确记载古城创建的具体年代,按常理应该是先挖护城河筑城,然后才能在护城河上建桥。既然唐朝元和年间已修筑桥梁,可以肯定,漳州古城始建于唐代。
东西桥街 作为古城横轴线保存至今
如今,东、西桥亭庙的香火依旧旺盛,而东、西桥已经成为道路,护城河穿过庙宇下方,缓缓流过。
据记载,自唐、宋两朝漳州古城创始并定型后,到明清时,东、西桥延伸出来的街道分别叫东、西桥街。这个叫法,一直到民国时才改名为现在的修文东、西路。而如今,这两条路的叫法,延续了民国时的街名。
江焕明说,民国初年以来,伴随着城市改造,残存到现在的古街轮廓屈指可数。但由东西桥、亭贯穿起来的街道(今修文东、西路)作为古城的横轴线基本没变。
1954年,西桥街道成立,将东、西桥范围都纳入西桥街道的管辖范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