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陈绍塔:家族木雕手艺延续七代 雕像也“雕”人

2014-05-15 10:35 来源:漳州新闻网 0

陈绍塔
陈绍塔展示他的雕像作品。

  从来不用图纸、打草稿,也没有工具书,陈绍塔左手执刀,右手拿锤,小心翼翼地在一块木头上雕琢着,二三十把形状不同的刻刀摆放在一旁,随时“待命”……觅得藏在长泰县城小巷子中的工作室,只见墙上架上桌上,摆满了各种佛像、神像的成品、半成品,琳琅满目。作为家族木雕手艺的第七代传人,他心无旁骛,潜心雕琢,30多年来,完成雕像作品上千件。他说,雕像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信仰,雕像也在“雕”人。

  延续七代人的家族木雕手艺

  今年52岁的陈绍塔是南安九都镇人,自小跟随父亲移民到长泰县。家乡南安是个历史文化古郡,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佛教、道教及民间信仰盛行,寺庙、宫观、庵堂众多。陈家的这门雕像手艺传承了7代,到了第5代,也就是陈绍塔爷爷那代,创建了招牌名“西天国”作坊,寓意向往美好。

  “最开始主要是为了讨生活,老话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也算是一种代代相传的生存方式吧。”陈绍塔坦言。

  以前,福建木雕家庭的手艺传承靠的是严格的宗族制度,谨守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次的规定。“我在家是老小,当时父亲先是把技艺传给了大哥。大哥实在是没有兴趣,改行了。”为了不让手艺失传,父亲才把希望投向陈绍塔,那时他18岁高中毕业。

  祖上的技艺代代族传家承、口传心授、秘而不宣,父亲教导他的第一步就是“看”,看长辈们怎么做,并把每个步骤熟记在心。

  由于从小耳濡目染,加上身体里流淌着几代木雕人的血液,没过多久,天赋颇高的陈绍塔就正式拿起雕刻刀,依葫芦画瓢学着“打粗坯”,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层层地推进。陈绍塔说,“打粗坯”只是基本功,以简练的几何形体造型,做成的粗坯还要有动势,比例协调,刀法圆熟流畅,有充分的表现力。而木雕经过打坯成型后,还需经过精雕细琢、修光、打磨、上漆、贴金,才算完工。不到一年时间,陈绍塔独立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女子欲轻生阳台上烧衣服 居民误以为火灾及时报警
下一条:漳州龙文警花执勤护学生过马路 成“护花使者”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