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两会关注公交优先问题 委员建议推行公交通勤卡

2014-01-05 11:54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1月5日讯 去年是漳州公交建设年,在政府部门大力提倡“公交优先”,鼓励市民优选公交出行的同时,不少问题依旧是制约漳州公交发展的瓶颈。如,市中心主干道没有公交专用道,车辆混行;乘坐的群体以老人、学生为主。

  这些问题,引起了不少市政协委员的关注。多位政协委员均对公交建设提出看法,如建议在胜利路试点公交专用道,条件限制可考虑公交优先道,优化公交线路。同时,在市直机关推行公交通勤卡制度,以鼓励市民多乘公交。

会外调查

现状1:中心市区无公交专用道

  目前,漳州市区无公交优先信号系统,繁华主干道如胜利路、水仙大街都没有一条真正意义的公交专用道,高峰时段车辆运行缓慢,周转率低,延长旅客候车时间。

  同时,在禁行、禁左等交通管制路段,公交车无特别通行权,导致公交线路绕行严重,上、下行路线不一致。比如,市区大通北路与胜利路岔口,由于胜利路道路栏杆全封闭,受此影响,13路、17路夜班均被迫改道南昌路,无法按正常线路运营。

现状2:公交乘坐人员以老人学生为主

  公交优先,还体现在公交出行率上。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漳州公交出行分担率仅12.5%,不仅远低于福州、厦门等省内城市,还居全省倒数。

  据介绍,目前乘坐公交的主要人群以老人、学生及工业区上班族、郊区进城人群等群体为主。

  而交警部门的数据显示,市区电动车保有量达10余万部,不少市区上班族出行方式还是普遍选择骑电动车。

  与公交出行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各种车辆混行在市区主干道上,嘈杂而无序。

现状3:公交网络规划不合理

  不少市民有这样的感触,漳州公交线路班次间隔时间长,乘车换乘不方便,路线不合理,密度低,甚至有些地方存在公交盲区。

  据统计,目前,漳州公交车班次平均间隔密度约15分钟,如16路公交车每一班要等半小时。而在公交发达的城市,上述时间多为5分钟左右。

  一些地方线路少,满足不了需求,有的区域公交线路又过于密集,像经过胜利路的有11条线路、新华南路的有14条、水仙大街的有12条、南昌路的有8条,而元光路、丹霞路等主干道公交线路、班次不足,甚至有区域没有公交车的现象。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漳州委员建议专项整治严查远光灯 建信用黑名单
下一条:漳州组织近两千辆车备战春运 开展车辆技术普查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