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交融 演绎着“花样漳州”的别样风情

福建日报   2019-06-17 08:48

  初识漳州,也许您感兴趣的是这里的美食,鸡仔胎、蚵煎、春卷、四果汤、卤面、沙茶面……煎的、炸的、煮的应有尽有。这里是“小吃天堂”。

  乌山红旗岩晨曦  许少球 摄

  平和农民暴动纪念碑   游斐渊 摄

  

  漳浦车本红军之家   萧镇平 摄

  

  东山谷文昌纪念馆  白志强 摄

  然而,当您踏上这片土地就会发现,这里的风景同样迷人。漳州芝山红楼、东山谷文昌纪念馆、芗城万亩香蕉海、南靖土楼……一个个红色旅游景点和绿色生态景区绘就了“花样漳州”的美丽画卷。

  绿色是漳州最鲜明的发展底色。近年来,漳州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努力为群众打造“冬有暖阳、夏有荫凉,爱走就走、想坐就坐,清新呼吸、悠闲发呆,自由自在、畅享生态”的生态宜居环境。

  如今,漫步在漳州,可尽览“荔海鸣蝉、蕉海如黛”的美景。南国六月荔枝红,沿着绿道盘旋而上,挂在枝头的荔果盛情欢迎着四面八方的来客。站在荔枝海公园的“鸡母石”上眺望,漳州城区景色一览无余,几十万株荔枝树形成的“绿色海洋”尤为壮观。

  位于天宝镇的万亩香蕉绿意连绵,蜿蜒的栈道宛如一条长龙。在龙江之畔、古城之南、圆山之麓,南湖之美徐徐展开。这里,是漳州城市休闲文化新空间,是人文漳州的一个剪影。穿行绿道,看南湖白鹭,赏堤岸花开;坐在发呆椅上,闭眼呼吸,花香扑鼻,幸福感油然而生。

  除了绿色的山川田园,红色的经典文化也滋养着漳州这方沃土。

  “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走进东山谷文昌纪念馆,谷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仿佛仍在耳边回响。遥想当年,在波涛浩渺的大海边,东山是风口,是“沙漠”,是饥馁之地。谷文昌以他的智慧和勇气,以对党的无比忠诚和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帮助东山百姓解除风沙之苦,带领群众植树造林、根治风沙、修筑海堤、兴建海港、兴修水利,把一个荒漠化的海岛建设成海上绿洲。谷文昌也因此成了东山人心中永远的绿色丰碑。

  站在龙江文化生态园的观景平台上,滔滔江水奔腾不息,正诉说着56年前的往事。当时1万多名民工用7天7夜的时间,筑起一条535米长的拦江大坝,以淹了本村1300亩田为代价,救了下游10万亩良田,生动诠释“舍小家、顾大家,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责任与担当。如今,龙海在“龙江精神”的发祥地建起了龙江文化生态园,漫步其中,优美的江景尽收眼底。很多市民慕名而来,或是自驾游,或是骑自行车,或是散步,感受着这个文化园独有的精神内涵和红色文化。

  绿色生态和红色文化在此交融,描绘出一幅幅崭新的画卷,演绎着“花样漳州”的别样风情!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践行八规·书香同行”诏安官陂举办“迎七
  • 南靖县实验幼儿园党支部开展“庆七一•严明
  • 南靖县实验小学2025届六年级毕业典礼:感恩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