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党建队伍建设 成非公企业“红色引擎”
“现在已有100多名骨干员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全公司党建氛围浓厚。”8月17日下午,在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傲农集团),集团党委组织委员连智容正在整理近期的党建材料。
科晖集团生产厂长戴泽勇带领员工在一线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傲农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为漳州芗城区首家成立党委的非公企业。
截至目前,漳州全市“三有”(有实体、有人员、有经营活动) 非公企业总数5119家,从业人员总数377808人,已转入组织关系的党员总数11525人,有党员的企业数4424家;已组建党组织2039个,其中单独组建1451 个,联合组建588个,党组织覆盖的企业数4448家,党组织覆盖率86.9%,非公企业的党建,成为非公企业的“红色引擎”。
党员王少青在傲农集团生物研究所里检测产品卫生及营养指标。
亮出身份: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我是民营企业的员工,但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8月15日下午,在傲农集团的车间里,车间主任薛永成正在辛勤工作着。
“作为车间主任,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起到先锋带头的作用。”薛永成说。
“我入党后经常参加公司组织党员培训,将所学运用到了工作中。”薛永成带领工人们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用实际行动发挥了一名党员先锋带头作用。
傲农集团是一家高科技农牧企业。集团党委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激发活力谋发展”的方针,将党建工作嵌入企业发展,助推企业健康发展。
“公司一贯重视党建工作,2011年就成立党支部,2016年2月成立集团党委。”傲农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叶俊标说,集团以各地分公司为单位下设10个支部,各支部再分设党小组,形成“嵌入式”三级党建网格。
“我到公司后,发现公司有党组织,就把组织关系转了过来。”陈淋敏现在傲农公司从事化验检测工作,大学时就入了党了,毕业后尚未找到工作,党组织关系只能先转到社区。
“亮明党员身份,深化队伍建设。”叶俊标说,公司完善党组织软硬件设施,鼓励“隐形”党员“现身”、“口袋”党员“落户”,近几年来,共转入党员近百名。
“公司这几年来共发展了6名员工入党,而且都成了业务骨干或工人先锋,党建氛围浓厚。”叶俊标笑着。
“公司在1998年就成立了党支部,算是芗城区乃至漳州市较早成立党支部的民营企业之一。”福建科晖集团办公室主任、党支部书记欧幼红说,公司目前拥有党员6名,活跃在各个重点岗位上面。
“让党员有归属感,特别是流动党员。”漳州市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工委书记严国梁说,几年来,漳州市委高度重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推行“三抓三评创六好”党建工作机制,努力实现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
党员先锋:成为企业活力因子
“我已有20年党龄了。”戴泽勇于1998年入党,加盟科晖集团工作了十四年,对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给记者讲述了他的管理模式,其中最令人记忆深刻的是他的创新精神。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护栏清洗车比市面上的同类产品节约了一半的水,还有其团队所设计的洗扫车的吸尘能力也在同行业处于领先位置。
“现在国家提倡创新,给出了很多有利于创新的政策,共产党员就该冲到前面,冲在创新一线。”戴泽勇所带领的工厂在去年获得了福建省“工人先锋号”的荣誉,这应该是对其工作最大的肯定了。
“检验是饲料产品研发的重要环节,从原材料的检验到成品的检验,都关系到了公司产品的品质,也关系到了能否将合格的产品投放市场。”傲农集团生物研究所的化验员傅兴振说,作为一名党员就得承担一份社会责任,而保证饲料产品的高质量出产是应该承担起的责任。有了这份责任,他对自己的工作极为苛刻,每一份数据都会核对过三,每一组化验都会认真观察。研究所里还有一批像傅兴振一样将产品质量视为己任的党员同志,粮食企业质量与安全是第一位的,正是有这一批负责任的化验员才使傲农的产品走向全国。
“公司实行双重绩效管理模式。”叶俊标说,由公司分别对10个党支部及其支委成员进行量化绩效考核,将各党支部和支委成员的绩效考核纳入到子公司及其党员员工的业绩考核内容。在选拔用人、评先评优中优先考虑党员生产能手。今年3名党员被表彰为集团先锋人物,5名党员被提拔为车间小组长。
“在公司日常的业务工作决策中,党委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叶俊标说,突出党委引领地位,推动党务、业务相互渗透。党企融合谋发展。建立党企联席会议制度,党委与董事会实现决策联动互动、融合共通。
红色阵地: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公司上市后,业绩良好。”叶俊标说,傲农集团成立于2011年4月,是一家以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和产业化为导向的高科技农牧企业,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饲料、动保、养猪、原料贸易、农业互联网等产业。
“公司一贯注重党建工作,而且一直伴随着企业的成长。”叶俊标说,公司2012年成立党支部以来,傲农集团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下,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现有党员300多人。
2016年2月,经上级党委批准,正式成立中共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成为漳州芗城区首家成立党委的非公企业,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不断强化。
“傲农党委将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力创新局面。”傲农董事长吴有林说道。
傲农集团成立党委的第二年,2017年9月,傲农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上市,成为漳州市第一家在A股主板上市的民营企业。
在许多成功的漳州民营企业里,都能看到党组织身影,他们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成为非公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
科晖集团副总经理杨志强说,科晖集团早在20年前就成立了党支部,20年来,公司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党建工作在企业有效开展,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许多荣誉。公司先后被授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保洁一级资质、国家售后五星级认证、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福建省工人先锋号等。
而漳州佳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07年成立党支部以来,加强“双作用促发展”党建工作,实现非公党组织建设与企业共同发展、互融共进,促进了公司高效、持续、健康发展。公司荣获漳州市“文明单位”、福建省“模范职工之家”、“福建省创新型企业”、“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福建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2015年5月4日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成为国内专业生产计量与包装设备首家上市企业。
“把党组织建成战斗堡垒,让支部有用武之地,而且跟企业的发展融合在一起,这样开展党的活动就不会流于形式。”漳州市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工委书记严国梁说,这样一来,才能有效地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互促互进,共同提升。(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如飞 萧镇平 白志强 通讯员 郑文典 江斌 实习生 李皓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