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大集合 幻化绚丽彩虹
“天使娃娃”全场瞩目
晚会现场人山人海
助残晚会最动人之处,莫过于那些可爱娃娃的身影,舞台下老师挥动着手臂领舞。这些孩子来自残联康复中心,有的是聋儿,有的是自闭儿,有的是智障儿。尽管如此,但他们所奉献的晚会节目却更精彩动人。
“现场很嘈杂,虽然这些孩子带着助听器,多少能听到一点声音,但担心他们听不到,所以老师要在台下领舞。”康复中心的洪老师说,这些小孩大部分都五六岁,最大的不超过8岁。在平常的训练当中,老师们主要还是通过引导这些小孩用听来感觉和说话,“他们虽然是聋儿,但语言功能并未丧失,只是说话的声音会模糊一些。”洪老师说,这些小孩要排练舞蹈,比正常的小孩更困难一些,因为听不到,他们的反应会比较慢,各方面也更封闭一些。
在台下领小朋友跳《灯笼舞》的李雪琛老师告诉我们,排练的时候,老师要反复教授每一个动作,让他们模仿,再让他们明白老师这个手势是要跳哪个动作。《灯笼舞》从今年3月份开学就开始排练,练到现在才有此刻的默契。“今天站到舞台上来表演的小朋友,都是经过艰苦的康复过程。”
昨晚,漳州市残疾人康复就业培训中心的小朋友共表演了三个节目,除了《灯笼舞》外,聋儿语训部还表演了《中国功夫》,智力康复部的小朋友也表演了节目《快乐宝贝》。
自闭儿的第一次公演
可能你不曾预想,表演《快乐宝贝》的6个小男孩,花了5个月的时间才将这个舞蹈学会,这是他们第一次对外公开演出。看着他们清秀的面容,指导老师林燕婷在表演结束时特别开心,“坚持下来了,看了他们的表演,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了。”
这些小孩当中有两个自闭症儿童,其他的则是智障儿童。林老师说,在日常生活中,自闭症的小孩没有本体觉,很多东西都要重新学,但他们渴望被肯定的感觉特别强烈,只有不断地鼓励和辅导,他们才会集中注意力学会。对于智障儿童也是,他们学习动作比较慢,需要不停地练,不断地巩固和加强。
各界声音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总编辑张朝辉:扶贫助困的报道没有终点
在今年的5月15日,第21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本报自5月13日起,联合漳州市残联推出“手拉手 一起来助残”大型爱心策划活动。讲述了20户残疾人家庭的艰难境况,目的是发动社会的爱心人士关注残疾人家庭、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进一步营造扶残、助残的浓厚氛围。让人高兴的是,报道一发表,社会各界不少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积极参与,短短一个多月,爱心汇聚,让困难残疾人家庭燃起希望篝火,特别是今晚的助残爱心慈善晚会,把助残活动推向高潮,照亮了残疾人的前行路,在此我代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对广大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积极参与助残,奉献爱心表示由衷的感谢。
扶贫助困的报道没有终点,这次爱心助残大型采访活动是报社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的起点,今后报社还将继续组织策划大型的民生采访活动,全心全意替市民分忧、为政府解难。
漳州市文明办副主任杨亚文:人生因奉献而精彩
“真情奉献,爱心无限”的扶残助残公益活动,不仅是推动我市志愿助残深入开展的一项举措,也是一次全民人道主义教育活动,对进一步弘扬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助残,形成理解关爱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推动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各有关部门继续推动志愿者助残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丰富助残内容,为残疾人送去更多爱心,让阳光照亮每个残疾人的心灵。
人生因奉献而精彩,社会因关爱而和谐。目前,漳州有一支充满激情又有活力、富有爱心而乐于奉献的助残志愿者队伍,他们用真情献爱心,谱写出一曲曲助残动人的新篇章,受到社会和残疾人的赞誉。我们真情希望社会各界加入这个行列,以更多的爱心、更多的善心、更多的善举,为残疾人撑起一片蓝天,共享美好生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