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许希晖:给荷花烙上“许氏风格”
闽南网4月9日讯(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记者 张韩丰 实习生 陈淑贤 文/图)从“泛学而不精”,到“许氏风格”,这一切艺术上的成就,都凝聚着潜心耕耘绘画事业的的汗水和努力。
他叫许希晖,30个春秋,默默坚持创作的背后,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对绘画的痴迷。4月21日,他将应邀到北京,与刘玉璞,苏冰贇,张国民、张锦标等名家应邀参展。
许希晖现场作画
年近半百 他挑战自我只画荷
走进许希晖的工作室,桌上、墙上和角落里,到处都是他的作品。“这儿(工作室)静,适合创作。”一坐下来,许希晖打开了话匣子,侃侃而谈他的“荷花缘”。
许希晖是漳州人,出生于1968年,自幼学画,1991年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高研班。不光上课、泡图书馆,他还外出写生、采风,最常去西湖边画荷。求学期间,他拓宽了视野,觉得荷花好像冥冥中与他有缘。之后,他曾尝试过许多创作手法,其中包括写意山水、工笔花鸟以及人物重彩等。但是,“泛学而不精”让他在创作上遭遇了瓶颈。
直到2013年,在一位广州友人的提议下,已年近五十的许希晖开始考虑只画荷花。
对于许希晖而言,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这意味着要放弃原本多样的绘画形式,转向单一的形式。这样的绘画形式更具有探索性。说实话,绘画的前景是难以预测的。”他说,“是否有人认可并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我希望自己的画和服装一样,有自己的品牌。所以,我下定决心,打算创作钻研我自己的风格。”
灵感不断 微信上以画交友
许希晖呷了一口茶,说道,“画家往往是先通过作品发声,接着才被人们所知晓。这就要求画家要有属于个人独特的绘画语言。所以,我认为,作品中有了自己的影子,才无法被他人模仿”。
许希晖自诩自己与荷花融为一体,身上印上了“荷花烙印”。要想让自己的“荷花”长久不败,许希晖认为,“画家要创作,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思想”。正是因为有想法,许希晖才不断地去探索、去创新。
这些年,许希晖的创作源泉不断。微信兴起的时候,许希晖就利用它作为自己作品传播的平台,通过微信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有更多的朋友,通过他的作品认识了他。许希晖说:“平台多了,交流深了,距离近了,自己得到的信息和灵感也就多了。不仅让自己走出去,也让艺术走出去。”
许希晖的作品曾入选纪念邮册
突破自我 绘画风格自成一格
“画家也是人,也有家庭要照顾。”许希晖说,之前孩子还小,自己会把重心更多的放在家庭上。近几年,孩子大了,自己也有了更多的精力放在艺术创作上。
前几年,许希晖自己摸索出一套“许氏风格”。他大胆落笔,突破原有的形体限制,把泼墨和重彩结合起来,色墨交融,整个画面营造出星空璀璨、梦幻深邃的意境。这组带有“许氏风格”的泼墨重彩荷花图,后来还入选多种纪念邮册等。
近期,许希晖又有了新的尝试。他尝试用生宣作画,水墨酣畅,静寂生动。不经意间,一种光影的明暗闪动跳跃于荷、叶间,画境空灵生动。没有了彩色的喧哗炫耀,他心灵的幽深淡远,也自然赋予画中。至此,许希晖进入了荷花创作的个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