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城市精神表述语出炉 历时近一个月投稿3000多条
评委紧张地评审中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历时近一个月,投稿3000多条,漳州城市精神表述语终于出炉啦!
由漳州作者杨阿莲创作的“东西文化能包容,所向无前敢先行”,包含了漳州历史上一文一武两个最大成就者林语堂和蓝理的开拓进取精神,评委一致认为最能体现漳州的城市精神。经评委提议修改后,以“所向无前先行先试,东西文化包容包涵”的表述方式,获得“漳州城市精神表述语征集评选”一等奖。
6月17日,漳州市文明办和本报特邀请一些专家,组成评审团,对这些应征表述语及文明宣传用语进行评审,评委由漳州市文明办副调研员张文成,协调科科长庄学辉,漳州市未成年办主任汪振瑞及漳州历史学会会长、漳州师院郑镛教授,漳州市作协副主席、知名学者许初鸣及本报漳州新闻中心主任方锦枞等组成。
本报自5月18日推出“文明城市文明人”策划,其中的“漳州城市精神表述语征集”及“十大文明宣传用语”两大活动引起众多读者参与,共收到上万条投稿。
“城市精神表述语”征集活动由本报主办,活动从5月26日开展以来,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参加者十分踊跃,短短半个月里,共收到包括北京、南京、上海、福州、厦门、泉州及漳州数百位作者的3000多条作品,经初选后,共有30条进入复评,在复评评选会上,与会领导、专家认真评审,各抒己见,最终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1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各500元;三等奖3名,奖金各200元;另有优胜奖10名,奖金各100元。
而“十大文明宣传语”则由本报联合漳州市文明办共同主办,活动开展半个月来,共征集到包括江苏、浙江、上海、湖南、江西、云南、甘肃及漳州等地数百位作者6000多条作品。
□评委声音
投稿数量见海都报影响力
漳州市文明办副调研员张文成:活动非常成功,没想到投稿数量如此之多,而且还有许多投稿作者来自全国各地,可见海都报的影响力。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既选出了各个领域需要用的、琅琅上口的宣传用语,也通过活动对市民进行了一次广泛的文明宣传,希望这些文明宣传用语,能在今后的“创城”工作中,发挥更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本报漳州新闻中心主任方锦枞:“文明城市文明人”的策划活动,是本报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一个重大新闻策划,我们想通过这种贴近市民的活动方式,为漳州创建文明城市提供舆论支持,也为漳州普通市民参与党委政府活动架起一座连心桥。这既是我们的办报宗旨,也是我们的立报之本,今后,我们将通过更多的新闻策划,参与到更多的活动中去。
推动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漳州市政协委员、漳州历史学会会长、漳州师院教授郑镛:此次两大征集活动,参与者之多,来稿数量之多,均较罕见,而且许多作者能抓住创作的要素,结合漳州本地的区域文化、文化特点,加以构思,进行创作,其中不乏一些佳作。活动对提高漳州市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市民文明素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活动举办得很好。
漳州市作协副主席、知名学者许初鸣:举办城市精神表述语活动,非常好,也非常文明,海都报能充分利用媒体的优势,挖掘本地的文化历史底蕴,全民参与,这是非常好的创举,此次活动也同时征集到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都能让人眼睛一亮。这些好的作品,既能起到宣传文明,也能起到宣传漳州的效果。
漳州市文明办协调科科长庄学辉:文明宣传语,既要雅,也要通俗易懂,要能陶冶市民情操。
漳州市文明办未成年办主任汪振瑞:提炼一个城市的城市精神,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个城市的精神,我认为更重要的还是要体现人文精神,此外,还要有地域的特点。(本网记者 萧镇平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