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打“林语堂”名人牌 专家:须做出名人味
【谈世界文学小镇】注重品位,不能过于商业化
此前,本报和多家媒体曾经报道,平和欲投资30亿元,将坂仔打造成为世界级文学小镇,发展文化休闲旅游,这一项目被命名为“林语花溪”,其中除了林语堂文化博览园外,还将建有林语花溪大酒店、天地文(温)泉、公寓、别墅、林语堂生活体验馆、闽南风情商业街、高端度假住宅区等。
王兆胜认真看了“林语花溪”相关宣传图册。他认为,要开发这个项目,要保护生态,不只是林语堂文化博览园这一带,周边的山水都要保护起来;要留旧创新;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注重品位;还要注意不能过于商业化。“现代人压力大、比较焦虑,要让人们品味林语堂那种平和、幽默、闲适的生活理念,领会林语堂的文化精髓。”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江震龙则认为,林语堂的旅游项目能否真正做起来,要看整个产业链能否形成。“可以把林语堂身上的一些东西,比如他标志性的烟斗,还有作品中提到的一些元素,通过充分的想象和策划,打造出一系列的旅游产品。如果游客来到这里,他能感觉,比自己读林语堂的书,更能接近他、了解他的思想观、人生观、生活方式,那么这个旅游项目就能发展起来。”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肖百容说,林语堂这个文化旅游项目,主题要鲜明,不能人云亦云,他觉得可以“幽默”为主题,开发相关的旅游产品,此外,相关配套也要跟上。(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周杨宁 杨清竹 文/图)
□相关新闻:
老舍与漳州的渊源:
在漳州泡过温泉曾得到许地山的鼓励
闽南网10月30日讯 昨日下午,第六届老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漳州宾馆闭幕,来自国内外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本届研讨会由中国老舍研究会、漳州师范学院、北京市老舍研究会、北京老舍纪念馆联合举办,主题是“老舍精神与艺术再思考”。
“老舍曾在50年前到访过漳州。”据中国老舍研究会会长、漳州师院教授张桂兴说,1962年4月,在广州开完话剧座谈会后,老舍与曹禺等一行,从广州出发,途经惠阳、海丰、汕头,于4月6日到漳州。后来,老舍在日记里曾写下“275公里到漳州,已二时后,在招待所吃饭,饭后到温泉沐浴,水甚好。”据张桂兴教授考证,这是老舍唯一一次到过漳州。
漳州还有一个人和老舍有缘分,那就是许地山。许地山是漳州籍著名作家,与老舍是同一时代的人。据老舍自述,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就是在许地山的再三鼓励和直接帮助下创作出来的。1924年,当老舍从中国到英国时,正好许地山也从美国到了伦敦,两人共同的朋友易文思,安排两人住在一处,当时,许地山正忙于创作。“在他(许地山)离英以前,我已试写小说,我没有一点自信心,而他又没工夫替我看看,我只能抓着机会给他朗读一两段,听过了几段后,他说‘可以,往下写吧!’,就这样,增多了我的勇气”。
已退休的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外国语学部的教授平松圭子也专程从日本赶到漳州参加研讨会。她还为老舍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而扼腕不已,她说,走进老舍的文学作品,就像走进一片美轮美奂的艺术天地。(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萧镇平 陈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